問答題一位叫盧曉東的河南小伙子在北京三里屯菜市場賣菜,每天起早摸黑,一個月大概能掙1000多元,只能養(yǎng)家糊口,就這樣持續(xù)了5年。有一天,一位外國人來到他的菜攤認真挑選一些看上去“精致小巧”的菜品。后來,又陸續(xù)來過一些老外,也是這樣選菜的。這使他感到很奇怪,中國人都喜歡挑個頭大的菜品,為什么老外專門挑小的呢?于是他留了個心眼,請了個會英語的老鄉(xiāng)專門詢問了一下老外。原來,這是東西方審美情趣差異以及飲食觀念不同所致,老外認為小巧的菜品不僅漂亮,而且營養(yǎng)價值高。了解到這個“秘密”后,盧曉東每次進菜時就有意挑選同行們不愿進的小巧菜品。由于三里屯一帶的老外很多,他的生意很快就紅火起來。嘗到甜頭的盧曉東牢牢抓住了這個商機,他與蔬菜批發(fā)市場的一些供貨商稍稍簽訂了合同,凡是小菜品都歸他所有。就這樣,他在菜市場里做起了“壟斷”生意。據說盧曉東后來又專門搞了個英文名稱的店面,在郊區(qū)專門搞了個蔬菜基地,很快富裕起來。上面的這個案例說明了哪些經商的道理?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2.問答題這是一個發(fā)生在費城的真實故事,一天的午后,大雨突然傾盆而至,一位老婦蹣跚著走進了一家室內裝飾店。從她略顯狼狽的姿態(tài)和簡樸的裝束看,顯然不是要買什么東西,所以,幾乎所有的售貨員都對她不感興趣。這時,有一個叫菲利的售貨員主動走過去招呼老人,并問老人能為她做點什么?老人回答說不用了,她就避避雨,一會兒就走。于是菲利就給老人搬了把椅子,請她坐下。老人坐了會兒后覺得有些不安,于是站起來似乎想買點什么。菲利看出了老人的心思,又過來給老人倒了杯水并對她說:“夫人,您買不買東西都沒關系,你坐著休息就是了”。就這樣,兩個小時以后雨才停,老人向菲利要了張名片就離開了商店。幾個月后,這家公司的總經理收到了一封信,要求他派菲利前往蘇格蘭收取一份裝潢整個地堡的訂單,并將自己家族所屬的幾個大公司下一季度辦公用品的采購任務承包給他。這筆生意帶來的利潤,相當于他們公司兩年來利潤的總和。原來這個老人是美國億萬富翁“鋼鐵大王”卡內基的母親??偨浝砗髞聿帕私獾剑评且粋€一貫謙和、勤勉、關心人的人。結合所學的知識,分析上面這個故事說明了哪些經商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