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有一個農(nóng)民,收獲了五袋谷物,表面看,它們毫無差別。他按照主觀的重要性,也就是效用的大小,安排它們。第一袋:自己吃,這對他的效用最大;第二袋:補充體力和精力,他認為這個效用低于吃飯;第三袋:酗酒,他認為喝酒的效用低于補充體力和精力;第四袋:養(yǎng)家禽,他認為吃肉的效用低于喝酒;最后一袋:養(yǎng)鸚鵡。因為用途安排得差不多了,想了好幾天,才想起這個用途。這一袋對他的效用是最小的。如果他要賣這些谷物,第一袋對他的效用最大,給他100元才會出手;第二袋效用次之,給80元才賣;第三袋賣60元;第四袋40元;最后一袋,效用最小,20元就可以接受。如果他要同時出售這五袋,每袋賣多少錢?是100元、80元、60元,還是其他?
答案:
實際上每一袋只能賣20元,也就是最后一袋效用對應的價格,一共賣100元。 為什么會這樣?
我們可以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