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梅
小時候,對于我們這些孩子,冬天實在單調,到處是一片白。游戲也懶得去做,生活一下子變得索然無味。正難熬著,奶奶說,舅爺要來家了。我們十分高興,盼望著他早點到。
舅爺是個畫家,聽奶奶說,他的名氣老大,在國外辦過畫展。但我們翻看他的畫集,卻并不佩服他,他的畫簡單極了,每幅畫都懶得去畫滿,往往就是那么幾塊幾筆水墨,那螞蚱,似乎并不就是螞蚱,那小魚,似乎并不就是小。我們當時就嗤地笑了,覺得跟我們的畫差不多呢。于是乎,我們就不敬而遠之了,隨便著和他對話,纏他講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覺得有些生氣。一天,他提出要出外作畫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兒白,有什么可畫的呢?我們很有兒分(),更有了幾分好奇,便鬧嚷嚷地跟他了去。
山包上雪很厚,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沒有了;樹上,也沒有一片葉子。這里有什么可畫的呢?舅爺揀著一塊石頭坐下,瞇縫了那雙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遠又看近。足足半個時辰,才拿出畫夾開始畫起來了。我們一眼一眼看,看著看著,果然天地單調,畫面更單調。
“單調極了,”我們說,“我們給你尋些能畫的色彩吧。”
“找些什么色彩呢?’
“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紅呢!”
“去吧,舅爺?shù)戎銈儗碜蠲赖臇|西?!本藸斝α耍撐覀冃⌒娜?。
我們跑去了,先是到了東邊,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著幾株柿樹,如今光裸裸的,沒有一顆紅艷艷的果子,鐵似的枝條襯在雪里,似乎在作著沉思。再往遠去,也是一片灰白。
我們又跑到山包西邊,心想這兒一定是會有梅的,因為長著許多樹。但是,我們細細地在找了,并沒有什么梅的,甚至連別的什么顏色的東西也沒有。我們一下子都癱在雪窩里,覺得這冬天里,實在是沒有什么可畫的色彩了,一時之間,又覺得舅爺可笑:連色彩都沒有,還談得上什么美嗎?真后悔不該這么跑了山包的幾面坡,更后悔跟著舅爺?shù)竭@里來呢。
我們轉回到舅爺那兒,十分(),他竟已畫了四張畫,看見了我們,說;“孩子,尋到了嗎?”
“什么也沒尋到,只是白的。”
“好了,找到了。”
“白的有什么意思?”
“你們想想,天是什么,天是云,云是什么,云是蒸氣,蒸氣是什么,蒸氣是水,水是什么,水是白的。天上地下,哪一樣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
“那么說,”我們一時()了,“什么東西里,什么時候難道都有美嗎?”
“對了,孩子!美是到處都有的,但美卻常常被人疏忽了。你們總是尋那大紅大綠,可紅得多了,使你煩躁,綠得多了,使你沉郁,黃得多了,使你感傷,只有這白色是無極的,是豐富的,似乎就無極得無有,豐富得荒涼了呢?!?br />
我們都啞然笑了,雖然聽得并不甚明白,但畢竟慚愧起來,而且自那以后,愈來愈加深了理解,深深地后悔辜負了多少個冬天,使多少個美好的東西毫無意義地無知地消磨過去了。
(選自《賈平凹散文精選》,有刪改)
請品析下列句子的表達效果。
(1)舅爺揀著一塊石頭坐下,瞇縫了那雙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遠又看近。(從人物描寫的角度)
(2)我們一下子都癱在雪窩里。(從詞語運用的角度)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文中的“幾乎”能否去掉?為什么?
把這段文字分為四層,簡述各層意思。
“紫檀沒有這些毛病”一句中“毛病”指的是什么?(請概括回答,答案含標點在內不能超過25個字)
下列的兩個句子分別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1)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2)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
這段文字的說明對象是什么?
下列對《雷雨》內容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痛痛快快”的交談方式適合人群的性格類型是()。
文章《母親的心》以螃蟹為線索,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請依據(jù)提示,在括號里補全①~⑨段的主要情節(jié)。“我”想吃螃蟹——()——()——母親撈起螃蟹——()
人們從《論語》中學得智慧的(),從《史記》中學得嚴肅的歷史(),從《正氣歌》學得人格的()。
小屋的出現(xiàn),()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風景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