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甲、乙、丙、丁四人都是已成年的男子。某天,他們在一起喝酒,甲提出到江邊的貨船上盜竊財物,乙、丙、丁表示同意。甲遂分派乙去準備匕首和自行車,丁去窺視作案地形;入夜后,甲、乙、丁三人聚集一起,由丁帶領到一艘裝有出El衣料的貨船,盜得出口衣料三捆,價值人民幣三千余元;第二天甲要乙去找丙想辦法銷贓,乙找到丙后,丙一再表示不干,乙說:“上船容易下船難,不去小心你的狗命!”丙出于無奈,遂把贓物賣掉,所得贓款由四被告人平分。本案中甲、乙、丙、丁所處的地位如何?從他們共同故意形成的時間上來劃分,是屬于哪一種形式的共同犯罪?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開放???刑法學(2)期未考試真題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專科”刑法學(2)期末考試真題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開放??啤毙谭▽W(2)期末考試真題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專科”刑法學(2)期末考試真題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開放??啤毙谭▽W(2)期末考試真題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10-2011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啤毙谭▽W(2)期末考試真題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10-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開放??啤毙谭▽W(2)期末考試真題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甲父發(fā)現(xiàn)其17歲的兒子經濟狀況不正常,即對其進行拷打追問,最后其子承認是偷了一輛摩托車,賣車得來的錢共8000元。甲知道這一事情后,未予檢舉揭發(fā),甲的行為構成()。
題型:單項選擇題
從新原則、即對于生效前未經審判或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王某在實施了殺人罪以后,跑到李某家里,向李某講述了殺人的事實,并肯求李某能答應讓其躲在李某家里。李某怕被發(fā)現(xiàn)拒絕了王某的要求,于是王某逃到孫某家躲。當公安人員追查到李某時,李某明知王某躲在孫某家的情況下,向公安人員謊稱王的逃跑路線。李某的行為給公安人員抓獲犯罪嫌疑人,偵破案件帶來了很大困難,李某的行為構成()。
題型:單項選擇題
自動放棄重復侵害行為一方面具備了犯罪中止的()。
題型:單項選擇題
各種犯罪的社會危害性不同。()
題型:判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