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重法地”法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13-2014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中國法制史》試題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08--2009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法學專業(yè)《中國法制史》試題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09--2010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法學專業(yè)《中國法制史》試題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07--2008學年度第一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法學專業(yè)《中國法制史》試題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07--2008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法學專業(yè)《中國法制史》試題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04--2005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法學專業(yè)《中國法制史》試題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中國法制史》試題

最新試題
元朝最早實施的一部法典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西周統(tǒng)治者注意區(qū)分犯罪主體主觀形態(tài),人有小罪,但屬于故意和慣犯,可以處以死刑,相反若是人有大罪,但屬過失或者不可抵御的自然災害而偶然發(fā)生的,則不可殺。
題型:判斷題
秦朝的土地、山脈、河流和牧場皆為國家所有。
題型:判斷題
唐朝的疏議,是作者對律文解釋比較抽象的地方,單獨做的批注,再用疏議的方式加以解釋。
題型:判斷題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晉國開始正式公布成文法,此項措施標志著各國已經結束了法律只藏于官府不使平民所知的秘密狀態(tài),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舊貴族的特權,標志著奴隸制法制開始瓦解,封建制法制開始建立。
題型:判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