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某機關(guān)綜合辦公樓工程,建筑面積12000m2,地上18層,地下2層,現(xiàn)澆框架混凝土結(jié)構(gòu),由某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總承包。
施工過程中發(fā)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至十三層時,項目部在安全檢查中發(fā)現(xiàn):九層樓板10個短邊尺寸小于25cm但大于2.5cm的孔口、5個邊長為25~50cm的洞口、3個邊長為50~150cm的洞口、2個邊長160cm的洞口沒有進行洞口防護;落地電纜豎井門洞、首層車輛行駛通道旁的洞口沒有防護。
事件二: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對基坑周邊、尚未安裝欄桿或欄板的陽臺周邊、無外腳手架防護的樓面與屋面周邊、分層施工的樓梯與樓梯段邊、施工電梯或外腳手架等通向建筑物的通道的兩側(cè)邊等部位進行了臨邊防護檢查驗收。
事件三:基坑施工中,項目部對施工現(xiàn)場的防護欄桿進行了檢查,檢查中發(fā)現(xiàn):防護欄桿上桿離地高度為0.8~1.0m,下桿離地高度為0.5~0.6m;橫桿長度大于3m的部位,加設(shè)了欄桿柱;欄桿在基坑四周固定,鋼管打入地面30~50cm深,鋼管離邊口的距離50cm;欄桿下邊設(shè)置了15cm高的擋腳板。

指出事件三中有哪些不妥之處?并分別寫出正確做法。

答案: 不妥之處一:防護欄桿上桿離地高度為0.8~1.0m。
正確做法:防護欄桿上桿離地高度為1.0~1.2m。
題目列表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某機關(guān)綜合辦公樓工程,建筑面積12000m2,地上18層,地下2層,現(xiàn)澆框架混凝土結(jié)構(gòu),由某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總承包。
施工過程中發(fā)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至十三層時,項目部在安全檢查中發(fā)現(xiàn):九層樓板10個短邊尺寸小于25cm但大于2.5cm的孔口、5個邊長為25~50cm的洞口、3個邊長為50~150cm的洞口、2個邊長160cm的洞口沒有進行洞口防護;落地電纜豎井門洞、首層車輛行駛通道旁的洞口沒有防護。
事件二: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對基坑周邊、尚未安裝欄桿或欄板的陽臺周邊、無外腳手架防護的樓面與屋面周邊、分層施工的樓梯與樓梯段邊、施工電梯或外腳手架等通向建筑物的通道的兩側(cè)邊等部位進行了臨邊防護檢查驗收。
事件三:基坑施工中,項目部對施工現(xiàn)場的防護欄桿進行了檢查,檢查中發(fā)現(xiàn):防護欄桿上桿離地高度為0.8~1.0m,下桿離地高度為0.5~0.6m;橫桿長度大于3m的部位,加設(shè)了欄桿柱;欄桿在基坑四周固定,鋼管打入地面30~50cm深,鋼管離邊口的距離50cm;欄桿下邊設(shè)置了15cm高的擋腳板。

事件二中,項目部還應(yīng)進行臨邊防護的部位有哪些?

答案: 項目部還應(yīng)進行臨邊防護的部位有:
(1)框架結(jié)構(gòu)建筑的樓層周邊;
(2)斜道兩側(cè)邊;
(3...
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某機關(guān)綜合辦公樓工程,建筑面積12000m2,地上18層,地下2層,現(xiàn)澆框架混凝土結(jié)構(gòu),由某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總承包。
施工過程中發(fā)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至十三層時,項目部在安全檢查中發(fā)現(xiàn):九層樓板10個短邊尺寸小于25cm但大于2.5cm的孔口、5個邊長為25~50cm的洞口、3個邊長為50~150cm的洞口、2個邊長160cm的洞口沒有進行洞口防護;落地電纜豎井門洞、首層車輛行駛通道旁的洞口沒有防護。
事件二: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對基坑周邊、尚未安裝欄桿或欄板的陽臺周邊、無外腳手架防護的樓面與屋面周邊、分層施工的樓梯與樓梯段邊、施工電梯或外腳手架等通向建筑物的通道的兩側(cè)邊等部位進行了臨邊防護檢查驗收。
事件三:基坑施工中,項目部對施工現(xiàn)場的防護欄桿進行了檢查,檢查中發(fā)現(xiàn):防護欄桿上桿離地高度為0.8~1.0m,下桿離地高度為0.5~0.6m;橫桿長度大于3m的部位,加設(shè)了欄桿柱;欄桿在基坑四周固定,鋼管打入地面30~50cm深,鋼管離邊口的距離50cm;欄桿下邊設(shè)置了15cm高的擋腳板。

事件一中,分別說明未防護部位的防護措施有哪些?

答案: 未防護部位的防護措施有:(1)短邊尺寸小于25cm但大于2.5cm的孔口:
用堅實的蓋板蓋嚴,蓋板要有防止挪動...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