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散步》一課的教學設計,閱讀后完成下題。
一、導入
師:家,一個多么溫馨的字眼,它是一個避風的港灣,一個幸福的搖籃。它給了我們無盡的關愛和溫情,也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充滿親情和關愛的空間,今天,讓我們步入一個家庭,去感受這個四口之家濃濃的親情。
學生:唉,怎么又是《散步》!
(這是一次縣級教學定級達標課,該班已經(jīng)是第四次講授《散步》了,學生厭煩的情緒已經(jīng)暴露了)
教師鎮(zhèn)定地微笑著:嘿嘿,確實難為同學們了!可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去散步,而且樂此不疲的喲,或許今天大家跟張老師一起去散步會有不同的滋味呢?
(學生和聽課教師一起開心大笑)
二、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范讀課文,學生體驗作品的語感和情感。
2.課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
(老師以充滿溫情的語氣給大家把課文讀一遍,同學們邊聽邊感受這份親情,看課文寫的內(nèi)容是什么)
三、自主合作探究主題
(讀一讀,說一說,學習抓住關鍵詞句理解主題)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2.齊讀:自主初步感悟文本。
3.帶問題朗讀課文。(提示質疑)
①在散步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分歧)
②“分歧”是怎么解決的?(感知文本內(nèi)容,緊扣“分歧”,教師善于抓住牽動文本情感內(nèi)容的一“發(fā)”)
師(過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不處理就會產(chǎn)生家庭矛盾。通過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生:不管做什么事情應先考慮老人的感受,先照顧他們。他們辛苦了一輩子,不容易。課文之中的“我”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孩子,原則是一個“孝”字。當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顧老的一頭。這正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體現(xiàn)。
③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男孩的身份說說我有一個什么樣的奶奶、爸爸、媽媽。
爸爸:孝順、有責任。奶奶:慈愛,體諒.媽媽:溫柔、孝順。我:乖巧、懂事。
(學生答案豐富,甚至穿插出了感人情節(jié))
4.體悟寫法。像這樣通過一件小事去反映一個大的主題,請你給這樣一種寫法取個名字。
(以小見大)
師:一滴水可以反射陽光。只要用心去感悟生活,再平凡的事情也能夠發(fā)掘出深厚的主題,這種寫法叫“以小見大”。親愛的同學們,如果說轟轟烈烈的人生是一種美麗,那么平平淡淡的生活小事,也包蘊著無比豐富的情感。下面請大家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以小組為單位,談談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感人的事。然后推薦一個同學給大家說說。
四、質疑、體悟。
課文講述的故事很平凡,語言也樸素平易。但是這看似平淡的語言卻蘊涵著真摯的感情。
下面同學們自讀課文,把你認為有價值的問題提出來,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小組不能夠解決的問題.提交全班進行討論。
1.題目改為《三代》行不行?
2.開頭“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可不可以將順序調(diào)換?
3.課文寫一家人散步為什么還要描寫景物?(景色美)
4.文章結尾為什么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情感美)
5.找出對稱句,有感情地朗讀,以“母愛”為話題,學習用對稱句說一句話。(形式美)教師在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問題時相機歸納出文章的“三美”。
五、小結
親愛的同學們,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來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一個家是如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更是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