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檢測裝置應放在裝有空調(diào)設備的試驗室內(nèi),保證熱箱外壁內(nèi)、外表面面積加權平均溫差小于1.0K
B.試驗室空氣溫度波動不應大于0.8K
C.試驗室圍護結構應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和熱穩(wěn)定性,應避免的、太陽光透過窗戶進入室內(nèi)。
D.試驗室墻體及頂棚內(nèi)表面應進行絕熱處理
E.熱箱外壁與周邊壁面之間至少應留有500mm的空間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安裝外窗試件的洞口不應小于1500mm×1500mm
B.安裝外窗試件的洞口下部應留有高度不小于600mm、寬度不小于300mm的平臺
C.安裝外門試件的洞口不宜小于1800mm×2100mm
D.安裝外門試件的洞口不應小于1800mm×2100mm
A.試件框外緣尺寸不應小于熱箱開口部處的內(nèi)緣尺寸
B.試件框應采用不吸濕、均質(zhì)的保溫材料
C.試件框的熱阻值不小于7.0m2·K/W
D.試件框的密度應為20kg/m3~40kg/m3
A.隔風板與試件框冷側表面的距離宜能調(diào)節(jié)
B.隔風板應采用熱阻值不小于1.0m2·K/W的擠塑聚苯板
C.隔風板面向試件的表面,其總的半球發(fā)射率應大于0.85
D.隔風板的寬度與冷箱內(nèi)凈寬度相同
A.冷箱內(nèi)凈尺寸應與試件框外邊緣尺寸相同,進深以能容納制冷、加熱及氣流組織設備為宜
B.冷箱外壁應采用不吸濕的保溫材料,其熱阻值不得小于3.5m2·K/W,內(nèi)表面應采用不吸水、耐腐蝕的材料
C.冷箱通過安裝在冷箱內(nèi)的蒸發(fā)器或引入冷空氣進行降溫
D.蒸發(fā)器下部應設置排水孔或盛水盤
A.熱箱內(nèi)凈尺寸不宜小于2100mm×2400mm(寬×高),進深不宜小于2000mm
B.熱箱外壁結構應由均質(zhì)材料組成,其熱阻值不得小于3.5m2·K/W
C.熱箱內(nèi)表面的總的半球發(fā)射率值應大于0.85
D.熱箱外表面尺寸不宜小于2100mm×2400mm(寬×高),進深不宜小于2000mm
最新試題
根據(jù)《建筑外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現(xiàn)場檢測方法》JG/T211-2007標準,以下不屬于靜壓箱組成部分的()。
在導熱系數(shù)檢測中,試件的厚度檢測很重要,需要準確測量,測量試件厚度的準確度應優(yōu)于±0.2%。
當平壁的內(nèi)、外表面溫度保持穩(wěn)定時,則通過平壁的傳熱情況會隨時間變化,這種傳熱稱一維穩(wěn)定傳熱。
空氣聲隔聲實驗室測量如果試件要求方便地開關,則試件安裝應像平時使用時一樣地自由開關,并在緊接隔聲測試之前至少開關3次。
多層平壁的總熱阻等于各層熱阻的總和。
根據(jù)《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檢測方法》GB/T7106-2019標準,建筑外窗抗風壓性能變形檢測,對于單扇單鎖點平開窗變形檢測最大角位移值為()。
根據(jù)《建筑外墻外保溫用巖棉制品》GB/T25975-2018規(guī)定,采用部分浸入法測定巖棉板的短期吸水量,巖棉板應滿足()。
根據(jù)《玻璃纖維網(wǎng)布耐堿性試驗方法氫氧化鈉溶液浸泡法》GB/T20102-2006標準規(guī)定,堿溶液液面浸沒試樣至少()。
空氣聲隔聲實驗室測量位置揚聲器距離其他揚聲器位置大于等于1.4m。
按照《增強材料機織物試驗方法第5部分:玻璃纖維拉伸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的測定》GB/T7689.5-2013方法操作斷裂強力試驗時,織物密度越小,斷裂強力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