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試件尺寸加大
B.試件高寬比加大
C.試件表面加潤滑劑
D.加荷速率增大
E.試件表面無潤滑劑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若經(jīng)計算已得水泥用量mco=380kg,又查表可知,該混凝土允許最小水泥用量mco=280kg,則該結構混凝土mco=280kg
B.若經(jīng)計算已得水泥用量mco=380kg,又查表可知,該混凝土允許最小水泥用量mco=280kg,則該結構混凝土mco=380kg
C.若經(jīng)計算已得水泥用量mco=270kg,又查表可知,該混凝土允許最小水泥用量mco=280kg,則該結構混凝土mco=280kg
D.若經(jīng)計算已得水泥用量mco=290kg,又查表可知,該混凝土允許最小水泥用量mco=280kg,則該結構混凝土mco=280kg
E.若經(jīng)計算已得水泥用量mco=290kg,又查表可知,該混凝土允許最小水泥用量mco=280kg,則該結構混凝土mco=290kg
A.若經(jīng)計算已得w/c=0.46,又查表可知,該混凝土允許最大水灰比w/c=0.65,則該結構混凝土w/c=0.46
B.若經(jīng)計算已得w/c=0.46,又查表可知,該混凝土允許最大水灰比w/c=0.65,則該結構混凝土w/c=0.65
C.若經(jīng)計算已得w/c=0.60,又查表可知,該混凝土允許最大水灰比w/c=0.55,則該結構混凝土w/c=0.60
D.若經(jīng)計算已得w/c=0.60,又查表可知,該混凝土允許最大水灰比w/c=0.55,則該結構混凝土w/c=0.55
E.若經(jīng)計算已得w/c=0.60,又查表可知,該混凝土允許最大水灰比w/c=0.55,則該結構混凝土w/c=0.65
某工程混凝土試驗室配合比為:1:2.2:4.26,w/c=0.6,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為300kg,現(xiàn)場實測砂的含水率為3%,石的含水率為1%,現(xiàn)采用250L攪拌機進行攪拌,請應用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每攪拌一次需另加水的用量為()kg。
A.45
B.36
C.36.9
D.40.1
某工程混凝土試驗室配合比為:1:2.2:4.26,w/c=0.6,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為300kg,現(xiàn)場實測砂的含水率為3%,石的含水率為1%,現(xiàn)采用250L攪拌機進行攪拌,請應用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每攪拌一次石的用量為()kg。
A.319.5
B.1278.0
C.1290.8
D.322.7
某工程混凝土試驗室配合比為:1:2.2:4.26,w/c=0.6,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為300kg,現(xiàn)場實測砂的含水率為3%,石的含水率為1%,現(xiàn)采用250L攪拌機進行攪拌,請應用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每攪拌一次砂的用量為()kg。
A.170.0
B.165.0
C.600.0
D.681.0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熱軋帶肋鋼筋的試驗檢驗過程中,對鋼筋()項目的檢驗,規(guī)范《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07)中規(guī)定不允許進行車削加工。
焊接參數(shù)中,調伸長度指鋼筋焊接前兩個鋼筋端部從電極鉗口伸出的長度;燒化留量指鋼筋在閃光過程中,由于“閃”出金屬所消耗的鋼筋長度;預鍛留量指在閃光過程結束時,將鋼筋頂鍛壓緊后接頭處擠出金屬而導致消耗的鋼筋長度;預熱留量指預熱過程所需耗用的鋼筋長度。
鋼筋焊接接頭或焊接制品應按檢驗批進行質量檢驗與驗收,并劃分為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兩類。質量檢驗時,應包括外觀檢查和力學性能檢驗、化學成分檢驗。
對試驗結果的要求:3個熱軋鋼筋接頭試件的抗拉強度均不得低于該級別鋼筋規(guī)定的抗拉強度;余熱處理鋼筋按Ⅲ級鋼筋規(guī)定,即接頭試件的抗拉強度不得低于570N/mm2。此外,應至少有4個試件斷于焊縫之外,并呈延性斷裂。
凡施焊的各種鋼筋、鋼板均應有質量證明書;焊條、焊劑宜(應)有產(chǎn)品合格證。
鋼筋閃光對焊是采用氧乙炔焰對鋼筋對接處進行加熱,使其達到塑性狀態(tài)后,施加適當壓力,形成牢固對焊接頭的方法。
()預熱過程所需耗用的鋼筋長度。
電渣壓力焊的焊接過程包括四個階段:引弧過程、電弧過程、電渣過程和頂壓過程。
經(jīng)自檢合格的鋼筋絲頭,監(jiān)理部再對每種規(guī)格加工批量隨機抽檢10%,且不少于10個,如果在抽檢中有一個不合格,則對該加工批全數(shù)進行檢查,不合格的絲頭要重新加工,經(jīng)檢驗合格后方準予使用。
反向彎曲試驗時,經(jīng)正向彎曲后的試樣,應在()溫度下保持不少于(),經(jīng)自然冷卻后再反向彎曲。當供方能保證鋼筋經(jīng)人工時效后的反向彎曲性能時,正向彎曲后的試樣也可在室溫下直接進行反向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