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下列關于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說法錯誤的是()

A、紀念館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通過信息網絡向本館館舍內服務對象提供本館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數字作品,且無需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B、遠程教育機構通過信息網絡向注冊學生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使用其已經發(fā)表作品的片段,但應當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C、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提供信息網絡上已經發(fā)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問題的時事性文章,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且不向其支付報酬。 
D、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提供在公眾集會上發(fā)表的講話,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且不向其支付報酬。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甲為作品《A》的作者,他將該畫售給畫店老板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甲對畫有著作權,因而可以隨意展覽該畫
B、乙對畫有所有權,因而可允許雜志社將該畫作為封面使用
C、乙須經甲的同意才能燒掉此畫
D、乙可以展覽此畫并收取一定報酬

2.單項選擇題王某對世界人口達到70億一事頗有感慨,揮筆寫下一篇雜感和一篇學術論文,并于2011年11月1日分別將兩篇作品向某報社和某法學期刊寄出。則依據《著作權法》的規(guī)定,王某在何時可以將同一作品向其他報社、期刊社投稿?()

A、王某到2011年11月16日仍未收到期刊決定刊登的通知的
B、該期刊征稿啟事規(guī)定三個月內未受到用稿通知可另行投稿,而王某到2011年12月15日仍未收到用稿通知的
C、王某在投稿信中明確表示2011年11月10日未收到用稿通知,即可將該作品向其他報社投稿,而2011年11月10日其仍未收到用稿通知,次日將該稿投往他報
D、報社和期刊社對作者的投稿有專有使用權,除非其通知不采用,不得一稿多投

3.單項選擇題甲計劃將乙的作品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提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無需取得乙的許可,但應支付報酬
B、甲可以取得乙的許可,并應支付報酬
C、甲應當取得乙的許可,無需支付報酬
D、甲應當取得乙的許可,并應支付報酬

4.單項選擇題甲參加所在單位組織的企業(yè)管理研究項目,并在工作期間,利用參與該研究項目的便利,出版了一本有關企業(yè)管理方面的專著并獲稿費6000元,此稿酬應歸誰所有?()

A、應全部歸甲所在單位
B、歸甲所有,但甲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C、歸甲所有,由甲所在單位繳納所得稅
D、歸甲所在單位,但應拿出一部分獎勵甲

最新試題

被告人張某、朱某系江蘇海安人,兩人系夫妻,張某原為案涉專利權人陸某經營的南通恒維化工廠業(yè)務人員,后因故離開該公司。2007年9月25日,張某注冊成立海安縣江源機電公司,生產、銷售鍋爐清灰劑。2011年,江源機電公司因未接受年檢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2008年始,為增加銷售量,張某利用從南通恒維化工廠獲取的產品宣傳冊,委托復印社以南通恒維化工廠的宣傳冊為藍本,僅修改了發(fā)明專利號的字體、顏色、大小、布局,并將專利證書印刷在宣傳冊上(專利權人和部分發(fā)明人作了更改,其他著錄項目信息不變),印刷了江源機電公司宣傳冊2000本。張某還委托當地一網絡公司為其制作江源機電公司網頁。宣傳冊封面及互聯(lián)網網頁中載有的發(fā)明專利號與陸某于1997年4月7日申請的尚處有效期間的爐窯添加劑發(fā)明專利號完全相同。張某在銷售鍋爐清灰劑過程中,在銷售合同中寫明銷售的鍋爐清灰劑是受專利保護的,專利號與陸某的爐窯添加劑發(fā)明專利號完全相同。朱某協(xié)助其銷售,以發(fā)放宣傳冊及通過互聯(lián)網向客戶宣傳推介產品。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間,張、朱二人共銷售鍋爐清灰劑65噸,銷售金額共計491750元。上述案件中哪些行為屬于假冒專利罪的假冒他人專利行為?()

題型:多項選擇題

2018年5月至7月,汪某在經營甲公司期間,指使公司員工余某訂購假冒乙公司注冊商標的包裝袋,并租賃黃某經營的丙公司倉庫,未經注冊商標權利人乙公司許可和授權,將無品牌標識的大包裝工業(yè)蠟由黃某安排員工分裝改包成25公斤裝印有與乙公司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標識的小包裝工業(yè)蠟,銷往上海、江蘇、廣東等多家公司,銷售金額共計100萬余元。公安機關在丙公司倉庫內查獲甲公司存放的乙公司工業(yè)蠟464袋(每袋25公斤)、乙公司工業(yè)蠟原料27袋(每袋25公斤),貨值11萬余元。上述案件中的汪某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其中“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是指()

題型:多項選擇題

侵犯著作權罪中的犯罪行為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自訴案件,對于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取得的證據,在提起自訴時能夠提供有關線索,申請人民法院調取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調取。()

題型:判斷題

涉嫌商標犯罪的,辦案機關應當對侵權的商品、商標標識,以及商標標識附著于商品的狀況分別取證,并準確全面地拍攝記錄相關商標標識的具體細節(jié)和附著商標標識的商品全貌。()

題型:判斷題

170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權法:《為鼓勵知識創(chuàng)作而授予作者及購買者就其已印刷成冊的圖書在一定時期內之權利法》,即《安娜法令》。()

題型:判斷題

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在十萬元以上的,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未遂)定罪處罰。()

題型:判斷題

生產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化妝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化妝品,涉嫌下列()情形的,應予立案追訴。

題型:多項選擇題

構成侵犯著作權罪客觀方面不要求以營利為目的。()

題型:判斷題

我國法令明確規(guī)定侵害知識產權犯罪被害人可以向公安機關控告,公安機關負責立案偵查,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自訴刑事案件及由公安機關、檢察院公訴的刑事案件均可附帶民事訴訟。()

題型:判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