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濃氨水
B.氰化高鐵水溶液
C.3%過氧化氫
D.亞硝基鐵氰化鈉
E.對二甲氨基苯甲醛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3%磺柳酸法
B.10%磺柳酸法
C.加熱醋酸法
D.雙縮脲法
E.試帶法
A.尿液標本須新鮮,不能含有強堿、強酸等藥物
B.一般來說當尿液pH>7.0時,應該在干化學法測定結果的基礎上增加0.005作為補償
C.新生兒尿比重不宜用于化學法檢查
D.多次隨機尿標本中,尿比重在1.025以上,提示腎濃縮功能異常
E.應使用與儀器匹配、合格、有效期內(nèi)的試帶
A.維生素C
B.左旋多巴
C.試劑帶被過氧化物污染
D.尿中含對氧親和力強的物質(zhì)
E.尿標本放置過久
A.淋巴細胞
B.中性粒細胞
C.單核細胞
D.巨噬細胞
E.嗜酸性粒細胞
A.單核細胞
B.中性粒細胞
C.淋巴細胞
D.嗜酸性粒細胞
E.嗜堿性粒細胞
最新試題
患者,男,5歲,RBC3.6×1012/L,Hb85g/L,骨髓增生活躍,血清鐵7μmol/L,貧血性質(zhì)為()。
成人淋巴細胞增多是指外周血中淋巴細胞絕對值()。
白細胞總數(shù)與中性粒細胞百分率均增高同時有明顯核左移時,常表示()。
患者,女,34歲。查體:消瘦,貧血貌,易患感冒。外周血檢查結果:MCV75fl,MCH26pg.MCHC332g/L,RDW17.5%,WBC及DC正常。該患者貧血屬()。
成人RDW-CV的參考值為()。
生理情況下,不同年齡白細胞數(shù)量變化曲線中,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有幾次交叉()。
中性粒細胞空泡變性被認為是()。
某患者外周血白細胞總數(shù)5×109/L,分類中性中幼粒細胞0.005,晚幼粒細胞0.06,桿狀核細胞0.25,分葉核細胞0.55,此血象表示()。
嗜堿性點彩紅細胞形成的原因為()。
不屬于中性粒細胞中毒改變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