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女)與李某(男)于1998年結婚后居住在某省A市C區(qū)。2003年1月,李某去B市打工并一直居住在該市D區(qū)。2004年5月,李某向自己所在的B市D區(qū)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與王某離婚,D區(q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李某回到A市后,向A市C區(qū)法院起訴與王某離婚。C區(qū)法院受理后,李某找到律師楊某進行咨詢。楊某看了案件材料后,第二天向李某講了法院將會判決離婚的意見;李某向楊某表示,某律師想代理其訴訟;楊某當即對李某說,該律師所承辦的案件85%都打輸了,同時向李某示意其同學在A市C區(qū)法院某庭當庭長。李某深信無疑,決定委托楊某代理訴訟。李某因為不愿與王某見面,向法院申請不出庭,C區(qū)法院予以準許。
C區(qū)法院公開審理了此案。在開庭審理中,李某的訴訟代理人楊某稱,李某要求離婚的原因,是王某所生的孩子與李某沒有血緣關系,但未提供任何證據(jù);王某承認自己所生的孩子不是李某的,但表示雙方依然存在感情,不愿意離婚。C區(qū)法院經(jīng)過審理,判決不準予離婚。李某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A市中級法院認為王某已承認孩子非與李某所生,就表明兩人感情確已破裂,應當判決離婚。遂于2007年4月作出二審判決,準予離婚,其中明確了孩子的撫養(yǎng)權和財產(chǎn)的分割。
王某認為其與李某的感情并未破裂,法院的離婚判決存在問題,2007年6月向A市檢察院提出申訴。A市檢察院經(jīng)審查認為,A市中級法院認定事實不清,準予離婚的判決存在錯誤,財產(chǎn)分配也明顯不當,且對李某私存的存款部分未進行分割,擬以本院名義通過審判監(jiān)督程序要求法院糾正錯誤判決。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guī)定,為他人出具信用證或者其他保函、票據(jù)、存單、資信證明,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究違規(guī)出具金融票證罪。
對于外國國家、組織或者個人實施、協(xié)助、支持危害我國()的行為,需要采取必要反制措施的,參照《反外國制裁法》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根據(jù)《個人信息保護法》規(guī)定,個人信息處理者因業(yè)務等需要,確需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提供個人信息的,應當具備下列哪些條件之一?()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自然人個人信息的活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適用《個人信息保護法》。
根據(jù)《個人信息保護法》規(guī)定,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個人信息處理者應當事前進行個人信息保護影響評估,并對處理情況進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