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及其生命活動的地帶所構成的圈層。
多分布于洋中脊兩側,呈脊狀隆起的高地,以無地震或少地震為其特征。
洋盆中高度>1000米,呈孤立的錐狀高地。多為海底火山噴發(fā)形成。
靠近大陸邊緣一側、平均深度約為4877米,坡度極小(<1/1000)的平緩地帶。
海底的主體,它是介于大陸邊緣與洋中脊之間的較平坦地帶,一般水深4000—6000米。
最新試題
勒皮雄首次把地震帶作為劃分巖石圈板塊的依據。
動力變質巖多出現(xiàn)在構造帶上。
下列巖漿巖中,屬于噴出巖的是()
冰屬于晶體,將其融化后就變成非晶體了。
新生代的缺失的地層可以分為什么統(tǒng)?()
上地殼為硅鋁質的花崗巖層,下地殼為硅鎂質的玄武巖層。
碰撞邊界往往形成強烈的()
下列接觸關系中,一定有地層缺失的是()
圖中S地層形成的時間為()
下列關于生物地層學描述正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