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內存共有8塊,若要排序有100塊的數據集,則給定多路歸并算法如下:
(1)以8塊為一個單位劃分子集合,每個子集合進行內排序并存儲,形成13個已排序子集合(含一個僅有4塊的子集合);
(2)接著在13個子集合中任選7個子集合(包含僅有4塊的子集合)進行一個七路歸并,形成一個已排序子集合;
(3)再將剩余6個子集合與剛才歸并后形成的子集合,進行一個七路歸并,形成最終的已排序集合。
這個方案的磁盤讀寫次數是()。
A.400
B.504
C.200
D.512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該數據集可以在兩趟內實現排序,磁盤讀寫次數為40000次
B.該數據集不能在兩趟內實現排序,磁盤讀寫次數為60000次
C.該數據集不能在兩趟內實現排序,磁盤讀寫次數為40400次
D.該數據集可以在兩趟內實現排序,磁盤讀寫次數為40400次
A.方案I:(1)以8塊為一個單位劃分子集合,每個子集合進行內排序并存儲,形成9個已排序子集合(其中包含一個僅有6塊的子集合);(2)接著在9個子集合中選擇3個子集合(其中包含僅有6塊的子集合),進行一個三路歸并,形成一個已排序子集合;(3)再將剩余5個子集合與剛才歸并后形成的子集合,進行一個七路歸并,形成最終的已排序集合。這個方案的磁盤讀寫次數最少
B.方案IV:(1)以8塊為一個單位劃分子集合,每個子集合進行內排序并存儲,形成9個已排序子集合;(2)接著在9個子集合中任選5個子集合進行一個五路歸并,形成一個已排序子集合;(3)再將剩余4個子集合與剛才歸并后形成的子集合,進行一個五路歸并,形成最終的已排序集合。這個方案的磁盤讀寫次數最少
C.方案III:(1)以8塊為一個單位劃分子集合,每個子集合進行內排序并存儲,形成9個已排序子集合(其中包含一個僅有6塊的子集合);(2)接著在9個子集合中任選七個子集合進行一個七路歸并,形成一個已排序子集合;(3)再將剩余2個子集合與剛才歸并后形成的子集合,進行一個三路歸并,形成最終的已排序集合。這個方案的磁盤讀寫次數最少
D.方案II:(1)以7塊為一個單位劃分子集合,每個子集合進行內排序并存儲,形成10個已排序子集合;(2)接著在10個子集合中任選5個子集合進行一個五路歸并,形成一個已排序子集合;(3)再將剩余5個子集合與剛才歸并后形成的子集合,進行一個六路歸并,形成最終的已排序集合。這個方案的磁盤讀寫次數最少
A.算法的關鍵是建立內存數據結構,可以建立散列結構,也可以建立排序結構,目的是進行快速比較
B.算法需要首先對R的所有數據建立內存數據結構,然后才能進行各個分組的聚集計算
C.算法可以邊執(zhí)行邊建立內存數據結構,即僅對已處理過的數據建立內存數據結構,便可進行各個分組的聚集計算
D.非精確的講,算法的應用前提是B(R)≤M,其中M為可用內存塊數,B(R)為R中數據所占用的磁盤塊數
A.算法可以做到只與一個內存塊中的數據進行比較,即可判斷出是否有重復
B.算法可以邊執(zhí)行邊建立內存數據結構,即僅對已處理過的數據建立內存數據結構
C.算法需要首先對R的所有數據建立內存數據結構,然后才能判斷是否有重復的元組存在
D.非精確的講,算法的應用前提是B(R)≤M,其中M為可用內存塊數,B(R)為R中數據所占用的磁盤塊數
A.如果R是聚簇存儲的且使用索引,則該操作的執(zhí)行代價為1000個I/O
B.如果R是聚簇存儲的且使用索引,則該操作的執(zhí)行代價平均為100個I/O
C.如果R是聚簇存儲的且不使用索引,則該操作的執(zhí)行代價為1000個I/O
D.如果不使用索引,則該操作的執(zhí)行代價為1000個I/O
最新試題
已知關系R。T(R)=100,000,V(R,A)=200,V(R,B)=1000,若要對進行代價估計,則下列正確進行代價估計的是()。
已知關系代數表達式:?請用語法樹給出其最后的優(yōu)化結果,正確的是()。
?已知關系表達式E1和E2滿足并相容性,則下列變換不等價的是()。
關于R與S的并、交、差運算的基于散列的兩趟算法,其中第一趟都是劃分子表,都要求子表的存儲塊數要小于可用內存塊數,以便子表可以一次性裝入內存進行處理。關于劃分子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基于散列的兩趟算法和基于排序的兩趟算法,其中第一趟都是劃分子表,都要求子表的存儲塊數要小于可用內存數,以便子表可以一次性裝入內存進行處理。關于劃分子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關于去重復&(R)操作的一趟掃描算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已知關系R和關系S,若要對R (Join on R.Y=S.Y)S進行代價估計,則下列正確進行代價估計的是()。
在三級模式兩層映像結構中,“模式”是指()。
?假設A1,…,An是E1相關的屬性,B1,B2,…,Bm是E2相關的屬性。下列哪個變換是正確的?()
?關于基于散列的兩趟算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