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受、供者雙方都作X線胸部攝片
B.受、供者雙方痰、尿標本結核桿菌檢查
C.受、供者雙方結核菌素試驗,陽性則手術后受者應接受預防性化學治療
D.受、供者雙方接(補)種卡介菌
E.受、供者雙方常規(guī)預防性化學治療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先針對細菌感染,經(jīng)驗性應用抗生素治療
B.因為抗結核治療高效、特異,故應先試抗結核治療
C.選擇抗菌和抗結核雙重作用的藥物鏈霉素和利福平
D.抗結核與抗細菌化學治療同時進行
E.因為免疫抑制和應用抗生素容易并發(fā)真菌感染,故抗生素應用同時聯(lián)合抗真菌藥物
A.其他病原體感染
B.肺泡細胞癌
C.肺泡蛋白沉著癥
D.特發(fā)性含鐵血黃素沉著癥
E.排異反應
A.異煙肼、鏈霉素、乙胺丁醇聯(lián)合,總療程1年半(鏈霉素3個月)
B.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聯(lián)合,療程6個月,根據(jù)病情和免疫抑制劑使用情況可適當延長(吡嗪酰胺2個月)
C.異煙肼、鏈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聯(lián)合,6~9個月
D.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聯(lián)合,6~9個月
E.異煙肼、利福平、鏈霉素、吡嗪酰胺6個月
A.陽性表示結核感染
B.強陽性可以支持結核病診斷
C.陰性在本例可以排除結核病
D.弱陽性可能表示卡介苗交叉反應
E.本例因免疫抑制劑影響,其診斷價值有限
A.結核菌素試驗
B.細菌學和(或)病理學檢查
C.血沉
D.CT或MRI
E.肺功能測定
最新試題
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
原發(fā)綜合征()
急性粟粒型肺結核()
女性,26歲。高熱1周,伴右側胸痛就診。于深呼吸時加劇,但近2d胸痛已有所緩解,X線和超聲檢查證實右側胸腔積液。胸水常規(guī)為滲出液,單核細胞占優(yōu)勢。該例抗結核化學治療應采取()
女性,26歲。高熱1周,伴右側胸痛就診。于深呼吸時加劇,但近2d胸痛已有所緩解,X線和超聲檢查證實右側胸腔積液。胸水常規(guī)為滲出液,單核細胞占優(yōu)勢。如果患者已妊娠2個月,而且急盼嬰兒,不愿中止妊娠,則下列藥物哪一組不能使用()
女性,48歲。5年前患右上肺結核,痰菌陽性,經(jīng)異煙肼、鏈霉素和乙胺丁醇治療6個月,痰菌轉陰,病灶明顯吸收,自行停藥,未再隨訪。近1月來感乏力,2d前起咳嗽,痰中帶血就診。X線胸片示右上肺大片致密影,邊緣不清,密度不均,高密度病灶部分隱約見有鈣化。側位病變位于肺上葉尖后段,呈團塊狀,約4cm×4.5cm大小,邊界毛糙。家庭中近期有人患肺結核。如果該患者既往治療極不規(guī)則,而肺結核復發(fā),則復治方案必須做到()
利福平()
吡嗪酰胺()
女性,48歲。5年前患右上肺結核,痰菌陽性,經(jīng)異煙肼、鏈霉素和乙胺丁醇治療6個月,痰菌轉陰,病灶明顯吸收,自行停藥,未再隨訪。近1月來感乏力,2d前起咳嗽,痰中帶血就診。X線胸片示右上肺大片致密影,邊緣不清,密度不均,高密度病灶部分隱約見有鈣化。側位病變位于肺上葉尖后段,呈團塊狀,約4cm×4.5cm大小,邊界毛糙。家庭中近期有人患肺結核。[假設信息]如果痰菌陰性,此時應考慮下列哪種疾病()
男性,32歲。因慢性腎炎、腎功能衰竭于5月前行同種異體腎移植,手術后維持抗排異治療。近2周來發(fā)熱38.5~39℃,輕咳伴氣急。X線胸片示兩肺彌漫性細小結節(jié)狀影,約0.8mm大小,分布比較均勻,其中部分融合。擬診血行播散型肺結核。如果各種輔助檢查仍不能確診,臨床考慮細菌性感染,但不能除外結核,下列哪項處理比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