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選擇題被譽為“清末介紹西洋思潮的常熟三巨子”的是()。

A、曾樸
B、王鐘麒
C、丁蔭初
D、黃人
E、徐念慈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多項選擇題黃遵憲的《今別離》以()等四項近代科學事物來表現離愁別緒。

A、電報
B、電影
C、攝影
D、輪船
E、東西半球晝夜相反

2.單項選擇題宋詩派以()為宗,反對宗唐。

A、李杜
B、蘇黃
C、元白
D、康梁

3.單項選擇題()是我國最早翻譯英國詩人拜倫《哀希臘歌》全篇的作家。

A、王國維
B、蘇曼珠
C、康有為
D、馬君武

4.單項選擇題《孔子改制考》是()的長篇政論散文。

A、梁啟超
B、龔自珍
C、康有為
D、馬君武

最新試題

黃遵憲于1879和1899年完成了向國人介紹日本文化的精心杰作,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鴉片戰(zhàn)爭至甲午戰(zhàn)爭期間,在散文創(chuàng)作上足以代表新階級的成就和特點的是早期維新派作家()。

題型:多項選擇題

以“九死一生”作為貫穿小說的主人公的小說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馮桂論散文集《校邠廬抗議》的內容與社會改革直接有關,見解新穎大膽,語言通俗流暢,對后來的散文改革和變法維新也具有先導作用。這些內容包括()。

題型:多項選擇題

近代小說人物畫廊中有一個卑污茍賤的典型人物一“茍才”。這一人物形象出自小說()。

題型:單項選擇題

甲午戰(zhàn)爭以后,中國人開始全面向西方學習,試圖引進“政事之書”及文學藝術作品,進行上層建筑領域的變革,以振興中華。其代表人物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自1898年起,梁啟超先后在其主辦的報刊雜志上開辟了若干塊專門發(fā)表新詩派詩作的陣地,分別是()。

題型:多項選擇題

王國維在戲曲批評中注意到了中外文學交流所產生的重大影響。他指出,早在1762年,《趙氏孤兒》就被譯為法文,半個世紀后相繼譯介到歐洲的劇本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隨著新式學校教育的發(fā)展唱歌一科得以推行,用于中小學的通俗校園歌曲因面產生。這一情況也推動新派詩人寫出了一些內容更趨通俗、形式更趨自由的近代歌詞。例如,黃遵憲就寫了()。

題型:多項選擇題

梅曾亮的游記散文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