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7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B.第二審人民法院裁定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理的行政案件,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C.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對原審人民法院的裁判和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全面審查。
D.原審判決遺漏了必須參加訴訟的當事人或者訴訟請求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裁定撤銷原審判決,發(fā)回重審。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ABC均為上訴人,稅收部門為被上訴人。
B.AB為上訴人,稅收部門為被上訴人。
C.C不是上訴人,C仍為一審原告。
D.ABC和稅收部門均為上訴人
A.小張應以該派出所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
B.小張可以立即向法院起訴,可以請求賠償損失。
C.小張必須在60日后(即4月18日)才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D.小張應以該派出所所屬的公安局為被告
A.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主要證據不足
B.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法規(guī)確有錯誤
C.原判決、裁定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的正確審理
D.原判決、裁定違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確有錯誤
A.有義務協(xié)助執(zhí)行的人,對人民法院的協(xié)助執(zhí)行通知書無故推拖、拒絕或者妨礙執(zhí)行的屬于妨礙行政訴訟的行為
B.排除妨害行政訴訟的強制措施主要有:訓誡、責令具結悔過、罰款、司法拘留以及追究刑事責任
C.罰款、拘留需經人民法院院長批準,對于拘留決定當事人不服的,還可以申請復議
D.采取排除妨害行政訴訟的強制措施應以裁定的形式作出
A.行政機關不能處分自己的職權
B.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職責是不可分的
C.行政訴訟沒有調解的必要
D.行政訴訟以合法性審查為原則,在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與違法之間并不存在第三種選擇
最新試題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具體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行政訴訟的被告。
行政訴訟法的立法目的包括以下哪些內容?()
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
行政法律關系的變更是指行政法律關系要素的變更,包括()
行政合同的解除方式有()。
當事人對已經發(fā)生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申請再審,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zhí)行。
兩個或兩個以上人民法院對行政訴訟案件管轄權發(fā)生爭議的,由爭議雙方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的,報()指定管轄。
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關于登記立案的規(guī)定,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我國行政機關的設置原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