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比元素遷移前后體系密度的變化,計算出體積校正因子,再對元素含量進行修正;
溶液:以單分子或離子狀態(tài)存在(D<10-6mm) 膠體:分子或微粒子(D:10-3~10-6mm) 懸浮液:D>10-3mm
1)獨立礦物 2)類質同像 3)超顯微非結構混入物 4)膠體吸附及有機質結合形式
最新試題
變質原巖恢復的地球化學方法
REE組成(配分)模式圖內容
BABI的定義和意義是什么?是如何確定的?
榴石、輝石、角閃石、長石等礦物的REE組成特征分別是什么?
地殼中元素的賦存形式。
何為CHUR、DM巖漿庫,其現在組成Sm-Nd同位素組成是什么?
Harker圖解的特點與用途
何為“過剩Ar”、“Ar丟失”?
輕-重稀土元素比值
元素的地球化學親和性及其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