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我國農(nóng)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探索開始于:()。
A、1990年上海市民政局在嘉定區(qū)開展的試點
B、1994年山西省民政廳在陽泉市開展的試點
C、1996年國家民政部在山東煙臺開展的試點
D、1996年國家民政部在河北平泉開展的試點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資金主要來源于:()。
A、社會民間捐贈
B、政府財政預算
C、企業(yè)經(jīng)營利潤
D、機構(gòu)自營收入
2.單項選擇題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制度的是:()。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慶市
3.判斷題最低生活保障范圍越大、標準越高越好。()
最新試題
中國現(xiàn)行的社會救助體系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作為一般制度實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災害救助以及對特殊對象的救助。
題型:判斷題
最低生活保障的資金來源在各國存在著差異,但一般來說都比較強調(diào)()責任
題型:單項選擇題
恩格爾系數(shù)法建立在恩格爾定律的基礎上,它以食品消費支出除以已知的恩格爾系數(shù)(即食品消費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例)來求出所需的消費支出。國際糧農(nóng)組織提出了一個數(shù)據(jù),恩格爾系數(shù)在()
題型:單項選擇題
社會救濟對象眾多,成分復雜。根據(jù)社會救濟方式不同,可以劃分為()
題型:多項選擇題
()負責全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
題型:單項選擇題
生活救助(在我國即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對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shù)刈畹蜕畋U蠘藴实呢毨丝?,實行差額補助的一種新型社會救濟制度。其最顯著的特點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國際上確定最低生活保障的方法有多種。按照一個家體用于飲食支出的比例來大體測定該家體的生活水平的測定方法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社會救助制度的目標是滿足社會成員的最低生活需要,而不是提高他們的生活質(zhì)量。
題型:判斷題
簡述農(nóng)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需要建立的運行體制。
題型:問答題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必遵守法制化原則。
題型:判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