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社會調查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五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即:
(1)確定研究課題
(2)整理與分析資料
(3)搜集資料
(4)撰寫調查研究報告
(5)設計調查研究方案。
合適的程序應為()
A.(1)—(2)—(3)—(4)—(5)
B.(1)—(5)—(3)—(2)—(4)
C.(3)—(1)—(5)—(2)—(4)
D.(1)—(3)—(5)—(2)—(4)
A.性別
B.年齡
C.收入
D.職業(yè)聲望
A.自填式問卷
B.結構式訪問
C.個別發(fā)送法
D.電話訪問法
A.調查對象
B.研究內容
C.分析單位
D.研究主題
最新試題
由于我國尚未建立起完備的門牌地址系統(tǒng),因此地圖法更加實用,即可以直接從()抽取居民戶。
對于(),應比照開放式題目的處理方式,將被訪者提供的所有相關答案信息統(tǒng)統(tǒng)記錄下來,等到數(shù)據(jù)編碼、錄入時,再決定采用哪一個答案。
問卷題目設計應遵守()的原則,不要誘導被訪者朝某個設定的方向回答問題。
在調查研究中,()是一條重要的倫理原則,它意味著參與調查的任何一位被訪者,在回答問題時都是自愿的,而且都已經(jīng)被告知自己參與的研究的性質。
語義差異量表是由奧斯古德、蘇奇和坦嫩鮑姆等人在1957年根據(jù)語義心理學研究提出的,主要用來測量人們對()、()或()的感覺。
首先使用問卷對心理現(xiàn)象進行精確測量的是(),其問卷的內容涉及許多被假定與智慧、天賦有關的環(huán)境因素。
對于社會調查來說,()資料可以作為總體資料來使用。
簡述按居住地地圖法抽樣的步驟。
問卷題目設計要避免出現(xiàn)雙重負載,應該做到(),這是一個經(jīng)常被提及的設計原則。
對于(),并不一定要逐字記錄,但對被訪者提供的信息要無一遺漏、完整地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