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減少大馬拉小車現象,提高使用設備效率 B.調整負荷,提高設備利用率 C.利用新技術,加強用電設備圍護 D.加強無功補償裝置
A.一般應不小于管外徑的6倍,如只有一個彎頭時,應不小于管外徑的4倍 B.一般應不小于管外徑的6倍,如只有二個彎頭時,應不小于管外徑的6倍 C.暗管應不小于管外徑的6倍 D.埋設于混凝土內時(例如基礎內),應不小于管外徑的10倍
A.互感器或電能表誤差超出允許范圍時,以“0”誤差為基準,按驗證后的誤差值退補電量。退補時間從上次校驗或換裝后投入之日起至誤差更正之日止的1/2時間計算 B.連接線的電壓降超出允許范圍時,以允許電壓降為基準,按驗證后實際值與允許值之差補收電量。補收時間從連接線投入或負荷增加之日起至電壓降更正之日止 C.其他非人為原因致使計量記錄不準時,以用戶正常月份的用電量為基準退補電量,退補時間按抄表記錄確定 D.退補電費期間,用戶先按抄表電量如期交納電費,待誤差確定后,再行退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