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19世紀晚期一西方報紙稱“甲午以后,中國有三黨:守舊黨——意在保現(xiàn)存之局面;中立黨——意在保國以變法;維新黨——意以作亂為自振之機”。文中的守舊黨、中立黨和維新黨分別是指()
A、頑固派、抵抗派和洋務派
B、抵抗派、洋務派和維新派
C、洋務派、維新派和革命派
D、頑固派、維新派和革命派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晚清世界歷史教育教科書《萬國歷史》,有意刪減或修改了原著中的某些詞句,如將“以固人民之自由及平等之權利”刪掉、將“法蘭西革命”改為“法蘭西變亂”、“革命時代”改為“舊學改革時代”等。晚清政府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A、促使更多的人了解世界
B、壓制資產(chǎn)階級革命運動
C、宣傳救亡圖存愛國理念
D、探索西方國家富強奧秘
2.單項選擇題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一書中指出:“革命與民國并未帶來預期的和平與秩序,民國時期較以前經(jīng)歷更多的痛苦與失序,它重現(xiàn)了傳統(tǒng)上緊隨王朝衰亡而來的失序與混亂。”這表明()
A、民國時期的社會重建沒有任何成效
B、辛亥革命沒有帶來社會進步
C、革命比建國更重要
D、相較于推翻舊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難

最新試題
學者馬勇的新著《1911年中國大革命》這樣論述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這個事件的意義是結束了兩千年帝制,趕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現(xiàn)代化的起點”對于辛亥革命下列評價不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對下邊所示“同盟會黨員證”的釋讀,不準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清軍工程第八營二排長陶啟勝查鋪至第五棚時,驚見該棚正目(班長)金兆龍荷槍實彈,欲奪其槍。金見事敗,疾呼曰:‘眾同志再不動手更待何時!’中一會員程定國持槍開擊,陶帶傷逃死于家。于是人聲沸騰,槍彈如雨。”以上內(nèi)容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近代中國第一個統(tǒng)一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政黨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辛亥革命前,沒有辮子會被恥笑為里通外國的漢奸;辛亥革命后,留辮子會被人恥笑為封建余孽,恥笑為“豬尾巴”、“滿奴”。這說明()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