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循是澳大利亞人,曾任《泰晤士報》駐華首席記者,中華民國總統(tǒng)政治顧問。他居住北京30余年(1887—1920年),親歷了近代中國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他的大量報道、通訊與日記成為研究這一段中國歷史的重要素材。下面這些資料里,你認為那些可能是他親身經(jīng)歷留下的()
①火燒圓明園的現(xiàn)場報道②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的照片
③大總統(tǒng)誓詞的照片④南京大屠殺的有關報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下圖是一幅漫畫,樹干上寫有“民國”二字,啄木鳥身上寫有“義軍”二字。漫畫作者試圖揭示的是()
A、民國成立后政權內(nèi)部成分復雜
B、清政府腐朽沒落行將就木
C、民主共和必將戰(zhàn)勝專制腐朽
D、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必將被推翻
旗幟代表一個政府的政權性質(zhì)和執(zhí)政理念。下列中華民國的旗幟是在不同時期使用的,從其反映理念和性質(zhì)的含義上,你判斷它們的順序應是()
A、④②③①
B、②③①④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最新試題
下表是1911年部分省在革命黨人領導下較早舉行起義并最終宣布獨立的情況。對其分析正確的是()
1912年孫中山《祭明陵文》曰:“(文)負疚在躬,尚無以對我高皇帝在天之靈。邇者以全國軍人之同心,士大夫之正義,卒使清室幡然悔悟,于本月十二日宣告退位?!呐c全國同胞至于今日,始敢告無罪于我高皇帝?!痹撐谋举|(zhì)體現(xiàn)出革命派()
1924年8月孫中山指出“我們國民黨的民生主義,目的就是要把社會上的財源弄到平均,不過辦法不同”。當時孫中山所提的“辦法”主要是指()
“第一期為軍政府督率國民掃除舊污之時代;第二期為軍政府授地方自治權于人民而自總攬國事之時代;第三期為軍政府解除權柄,憲法上國家機關分掌國事之時代?!睂O中山所倡導的走向民主憲政的三步曲()
毛澤東指出:“只有這種三民主義,才是新時期的革命的三民主義,中國共產(chǎn)黨才稱之為中國今日之必須,才宣布愿為其徹底實現(xiàn)而奮斗。”“新時期的革命的三民主義”突出特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