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回答有關(guān)《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幾個問題:該部憲法確立了什么政體?有何意義?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2.問答題

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面臨著“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危難的時局中,中國人艱難地實踐著社會轉(zhuǎn)型。閱讀材料,結(jié)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張之洞說:“西法最善者,上下議院相互維持之法也。中國民智未開……下議院此時斷不可設(shè),若上議院則可仿行。”(歐洲議會制度常例,下議院為平民院,上議院為貴族院。)
材料二: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間.《申報》直接涉及革命黨人活動的新聞僅僅只有3則:《亂首被獲》、《拿獲華興會匪要電》、《又獲華興同仇各余黨》。
——朱英《辛亥革命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遷》
材料三:1912年元旦的《申報》以顯著地位刊登慶祝標語和祝詞。其中一條標語是“中華民民萬歲”……在《共和國大總統(tǒng)履任祝詞》的最后寫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轂我蒸民,振興實業(yè)。四萬萬眾,人足家給。軼美駕歐,揚我國力。”
——根據(jù)《申報的興衰》和《清末四十年申報史料》整理
材料四:20世紀早期,陳獨秀認為:“近代歐洲之所以優(yōu)越他族者,科學之興,其功不在人權(quán)之下,若舟車之有兩輪焉……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quán)并重。”
材料五:胡繩、雷頤、高力克等學者認為:五四精神是一種不屈抗爭的愛國主義精神。

材料六:大型電視政論片《復(fù)興之路》自2007年10月5日熱播以來,引起觀眾的反響?!稄?fù)興之路》圍繞千年巨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zhuǎn)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等六大主題,反映自1840年以來,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開國大典揭開了新的篇章,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也由此進入了新紀元。

結(jié)合新中國成立后前期(1949年——1956年)的重大舉措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如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開辟“新紀元”的?

最新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