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1935年林語堂曾痛心疾首地評論道:“1911年的革命不過在種族革命上獲得了勝利,它不過是粉碎了一個皇權(quán),而剩留下了一堆毀垣碎瓦和嗆人的塵灰?!贝嗽u論()
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歷史作用
B.認為辛亥革命基本實現(xiàn)了三民主義
C.為辛亥革命不徹底而深感惋惜
D.強調(diào)革命未根本改變中國社會性質(zhì)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guī)定:“中華民國主權(quán),屬國民全體?!痹诋?dāng)時,其本質(zhì)意義在于()
A.使人民獲得了廣泛的政治權(quán)利
B.為資本主義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C.否定了君主專制政體
D.建立了民主共和政體
2.單項選擇題某鄉(xiāng)村知識分子一則日記(部分):“大清宣統(tǒng)五年,正月初三自變亂以來,一切新黨競襲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陰歷為陽歷,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國之夷蠶食鯨吞,日甚一日……來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無一頂戴之人,間有洋帽之人,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由此可見當(dāng)時()。
A.作者對辛亥革命有抵觸
B.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C.廣大鄉(xiāng)村習(xí)俗沒有變化
D.作者對辛亥革命支持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2012年3月11日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100周年紀念日,南京各界舉行了一系列紀念活動,紀念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這一里程碑。對此認識不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在“共和革命百年”即將到來之際,著名學(xué)者楊天樹在《走出辛亥革命評價問題的困境》一文中指出,(辛亥革命)建立了亞洲第一個資產(chǎn)階級民主共和國。下列各項最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近代某全國性咨詢議政機構(gòu)獲準成立后,上呈公文,請求將北京原用于科舉考試的貢院改為其辦公地。公文中有“仰慕天恩,準予改撥“等語。該公文應(yīng)出現(xiàn)于()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不屬于武昌起義成功原因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06年2月,清政府?dāng)M定了一項決議:凡派去日本留學(xué)的,只限于那些擅長中文并精通儒家經(jīng)典的學(xué)生。對該決議的理解,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