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賈思勰出生在一個世代務農的書香門第,其祖上就很喜歡讀書、學習,尤其重視農業(yè)生產技術知識的學習和研究,這對賈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響。他的家境雖然不是很富裕,但卻擁有大量藏書,使他從小就有機會博覽群書,從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識,關心人民疾苦,為他以后編撰《齊民要術》打下了基礎。請分析“齊民”的意思是()
A.統(tǒng)治者
B.南方人民
C.平民百姓
D.農學家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李登海在中國種業(yè)界與袁隆平齊名,被譽為“南袁北李”。李教授潛心研究玉米四十年,取得巨大成就。李教授如果想了解玉米傳入我國時的栽培方法,應該查閱()
A.《氾勝之書》
B.《齊民要術》
C.《農書》
D.《農政全書》
2.單項選擇題世界第一個計時器是公元1088年北宋的蘇宋為皇帝編制歷法而制造的水運儀象臺(天文鐘)。但隨著朝廷的變更和戰(zhàn)亂,這一技術便失傳了。14世紀在歐洲的英、法等國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現了為公眾報時的鐘。1656年,荷蘭的科學家惠更斯應用伽利略的理論設計了鐘擺,1675年,他又用游絲取代了原始的鐘擺,這樣就形成了以發(fā)條為動力、以游絲為調速機構的小型鐘,同時也為制造便于攜帶的袋表提供了條件。鐘表制造業(yè)在歐洲發(fā)展起來。計時器在中外的不同命運的根本原因是()
A.技術水平的高低
B.是否出自社會需要
C.是否有政府支持
D.科學家的創(chuàng)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