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9日,江蘇省政府簽署了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備忘錄,著力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均衡配置教師、設備、圖書、校舍等資源,逐步縮小義務教育差距。如此重視教育,從文化角度看,主要因為教育是() ①發(fā)展先進文化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②文化交流傳播的重要途徑 ③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 ④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前提基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天人合一,順時而食?!币患依献痔柺称菲髽I(yè)在這一古老智慧的啟發(fā)下,隨著二十四節(jié)氣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團、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餅、芒種的烏梅酥、大暑的荷葉餅等廣受消費者歡迎的時令點心,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創(chuàng)新的源泉和動力 ②民族文化的傳承要以市場經(jīng)濟為前提 ③傳統(tǒng)文化對人們的生活有著持久影響 ④文化與經(jīng)濟之間具有相互交融的關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印度佛教自漢代傳入我國后,便與中國固有文化相互影響和融合。在隋唐,外來佛教適應中國的文化習俗,演變?yōu)橐远U宗為代表的中國化佛教,形成中華文化儒、釋、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傳統(tǒng)儒學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學即宋明理學,使以儒家為主導的中華文化發(fā)展到新的高度。這一史實表明() ①中華文化具有極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導致文化差異性的消失 ③學習借鑒外來文化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鑒是推動文化的根本途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