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8-40(a)所示的UML類圖描繪的是設計模式中的(1)模式。如圖8-40(b)所示的UML類圖描述了該模式的一種應用,其中與圖8-40(a)中的"Creator"對應的類是(2)。
A.Command
B.Factory Method
C.Composite
D.Class Adapter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 2009年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高級系統(tǒng)架構設計師下半年上午試卷
- 2009年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高級系統(tǒng)架構設計師下半年下午試卷
- 2010年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高級系統(tǒng)架構設計師下半年上午試卷
- 2011年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高級系統(tǒng)架構設計師下半年上午試卷
- 2012年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高級系統(tǒng)架構設計師下半年上午試卷
- 2013年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高級系統(tǒng)架構設計師下半年上午試卷
- 2014年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高級系統(tǒng)架構設計師下半年上午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回調(Call Back)函數是面向過程的程序設計語言中常用的一種機制,而設計模式中的(1)模式就是回調機制的一個面向對象的替代品。該模式的意圖是(2)。
空白(2)處應選擇()
A.使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類可以一起工作
B.將一個請求封裝為一個對象,從而可用不同的請求對客戶進行參數化,將請求排隊或記錄請求日志,支持可撤銷的操作
C.定義對象間的一種一對多的依賴關系,當一個對象的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時,所有依賴于它的對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動更新
D.使算法可獨立于使用它的客戶而變化
回調(Call Back)函數是面向過程的程序設計語言中常用的一種機制,而設計模式中的(1)模式就是回調機制的一個面向對象的替代品。該模式的意圖是(2)。
空白(1)處應選擇()
A.Strategy(策略)
B.Adapter(適配器)
C.Command(命令)
D.Observer(觀察者)
基于場景的架構分析方法(Scenarios-basedArchitectureAnalysisMethod,SAAM)是卡耐基梅隆大學軟件工程研究所的Kazman等人于1983年提出的一種非功能質量屬性的架構分析方法,是最早形成文檔并得到廣泛應用的軟件架構分析方法。SAAM的主要輸入是問題描述、(1)和架構描述文檔,其分析過程主要包括場景開發(fā)、(2)、單個場景評估、場景交互和總體評估。
空白(2)處應選擇()
A.架構需求
B.架構描述
C.架構設計
D.架構實現(xiàn)
基于場景的架構分析方法(Scenarios-basedArchitectureAnalysisMethod,SAAM)是卡耐基梅隆大學軟件工程研究所的Kazman等人于1983年提出的一種非功能質量屬性的架構分析方法,是最早形成文檔并得到廣泛應用的軟件架構分析方法。SAAM的主要輸入是問題描述、(1)和架構描述文檔,其分析過程主要包括場景開發(fā)、(2)、單個場景評估、場景交互和總體評估。
空白(1)處應選擇()
A.問題說明
B.問題建模
C.需求說明
D.需求建模
A.架構需求
B.架構屬性
C.架構優(yōu)先級
D.架構約束
最新試題
如果模塊A和B是位置依賴,可以用名稱服務器來讓A和B不直接依賴。
和Pipe-and-Filter構架相比,解釋器構架提供更好的重用支持,并使得整個系統(tǒng)易于維護和增強。
采用恰當的體系結構是項目成功的第一步,體系結構不當,將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損失。
限制隊列大小是一個提高系統(tǒng)性能的戰(zhàn)術。
效用樹的作用是使質量屬性需求具體化,從而迫使設計師和客戶代表準確地定義出他們將要提供的相關質量需求。
一個構架設計可以支持所有質量屬性。
軟件體系結構的設計的好壞對于軟件的易用性沒有影響。
黑板構架用于解決無確定性求解策略問題,它由黑板、知識源和仲裁者構成。
體系結構設計在軟件設計階段的后期,和前期的需求過程沒有關系。
通過構架評估可以得到一個簡潔的構架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