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患者,女,70歲。患者于2小時前外出時,突然感覺心前區(qū)疼痛,休息后不能緩解,伴汗出,心悸,自含硝酸甘油15分鐘后仍不能緩解,遂來我院急診。現(xiàn)感胸痛劇烈,伴有心悸不寧,氣短乏力,自汗盜汗,口干耳鳴,腰膝酸軟。查體:T37.8℃,P65次/分,R20次/分,BP150/60mmHg。痛苦面容,心界不大,心尖部第一心音減弱。舌質(zhì)紅少苔,脈細數(shù)。輔助檢查:急查心電圖示:V1~V3導聯(lián)ST段抬高,弓背向上。血肌紅蛋白、肌鈣蛋白Ⅰ、肌鈣蛋白T均升高,血清肌酸激酶198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7U/L。

(1)根據(jù)上述病例摘要,完成書面辨證論治。
(2)請與主動脈夾層相鑒別。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何謂相兼脈?舉例說明其主病規(guī)律。

題型:問答題

1.請演示寸口脈診法。2.提問:診脈運指方法有哪些?

題型:問答題

楊某,女,24歲,未婚,工人,于2002年5月3日就診。自述2天前游泳后自感惡寒,周身乏力疼痛,未能注意。次日體溫升高,汗出,微惡風,鼻塞噴嚏,咽痛,微咳,無痰,頭痛且脹。遂來就診。查體:T38.5℃,P10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精神可。咽部充血,扁桃體不大,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啰音。舌尖紅,苔薄白,脈浮數(shù)。胸部:心肺未見異常。輔助檢查:血常規(guī):WBC5.0×109/L,N65%。胸片:肺部未見實質(zhì)性改變。【答題要求】1.根據(jù)上述病歷摘要,在答題卡上完成書面辨證論治。2.鑒別診斷:請與肺炎相鑒別(中西醫(yī)結(jié)合),請與咳嗽相鑒別(中醫(yī))。

題型:問答題

舉例說明如何決定脈癥從舍。

題型:問答題

請演示中醫(yī)望舌法的主要內(nèi)容。

題型:問答題

按診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題型:問答題

試述中醫(yī)舌診原理?

題型:問答題

張某,男,39歲,已婚,工人。于2006年1月10日就診?;颊?年前因勞累后出現(xiàn)頭暈、頭重,休息后緩解,不伴頭痛、嘔吐,當時血壓165/100mmHg,服"尼群地平"、"天麻丸"后緩解,其間反復發(fā)作,未做系統(tǒng)檢查及治療。6天前患者勞累后又出現(xiàn)頭暈、頭重、惡心、乏力、食欲不振,遂來診?,F(xiàn)癥見:頭暈,頭重如蒙,惡心、納呆,伴視物模糊。既往體健,無傳染病史及藥物過敏史。患者平素喜食肥甘。查體:T36.2℃,P81次/分,R20次/分,BP170/105mmHg。神志清,體態(tài)偏胖,心界不大,心率81次/分,律齊,舌質(zhì)淡紅,苔白膩,脈滑。輔助檢查:頭顱CT未見異常,心電圖正常。【答題要求】1.根據(jù)上述病歷摘要,在答題卡上完成書面辨證論治。2.鑒別診斷:請與繼發(fā)性高血壓相鑒別(中西醫(yī)結(jié)合),請與中風相鑒別(中醫(yī))。

題型:問答題

【病例摘要】患者,女,32歲。4天前與人發(fā)生口角后感覺上腹部疼痛,次日疼痛轉(zhuǎn)移至右下腹部,疼痛劇烈,并逐漸加重,伴惡心嘔吐,發(fā)熱,納呆,小便可,大便秘。查體:T38.5℃,P98次/分,R22次/分,BP130/85mmHg。神志清楚,表情痛苦,心肺未見明顯異常,右下腹麥氏點有壓痛及反跳痛,并可捫及一觸痛包塊,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輔助檢查:WBC17.5×109/L,N0.85;B超示右下腹部6.8cm×9.Ocm不均勻雜亂的低回聲包塊,后壁回聲增強,診斷為闌尾膿腫?!敬痤}要求】(1)根據(jù)上述病例摘要,完成書面辨證論治。(2)請與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相鑒別。

題型:問答題

按觸癰瘍時樣辨別是否成膿?

題型:問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