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血培養(yǎng)
B.骨髓培養(yǎng)
C.糞便培養(yǎng)
D.尿培養(yǎng)
E.肥達反應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頭孢菌素
B.氯霉素
C.喹諾酮類
D.慶大霉素
E.氨芐西林
A.白細胞總數(shù)減少
B.肥達反應是否出現(xiàn)陽性
C.動態(tài)觀察嗜酸粒細胞
D.肝脾大的程度
E.體溫的高低
A.持續(xù)發(fā)熱,相對緩脈,消化道癥狀,玫瑰疹,肝脾大及白細胞減少
B.持續(xù)發(fā)熱,肝大,血疹,脈速,白細胞減少
C.弛張熱,脾大,水晶汗疹,相對緩脈,白細胞增多
D.不規(guī)則發(fā)熱,脾大,玫瑰疹,重脈,白細胞減少
E.以上都不是
A.大單核細胞增生
B.庫普弗(kupffer)細胞增生
C.嗜酸粒細胞增生
D.膠質細胞增生
E.網(wǎng)狀細胞增生
A.潛伏期
B.起病1周內(nèi)
C.起病2~4周后
D.恢復期
E.起病后1~2周內(nèi)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傷寒的平均潛伏期為()
下列哪項不是傷寒的典型表現(xiàn)()
某女,26歲。持續(xù)高熱4天,體溫39.6℃,乏力,肝臟于右側肋下1.5cm可觸及,血常規(guī):WBC2.7×109/L,N0.55;HBsAg(-);肥達反應"O"1:160,"H"1:160。此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某男,32歲。近10天體溫持續(xù)在39~40℃之間,伴有腹脹、腹瀉,自服氟哌酸,癥狀未見明顯緩解。查體:肝臟于右側肋下2cm可觸及,未觸及脾臟。血常規(guī):WBC3.4×109/L,N0.53,為確定診斷下列哪項檢查最有意義()
患者高熱1周。檢查:體溫40℃,脈搏90次/分,血白細胞4.0×109/L,嗜酸性粒細胞消失。應首先考慮的是()
可用于調查傷寒慢性帶菌者的抗體是()
關于副傷寒甲、乙的臨床表現(xiàn),下列哪項不正確()
傷寒出現(xiàn)肝脾腫大的主要原因是()
肥達反應陽性率最高的時期是()
傷寒的確診依據(j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