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主體工程土石方明挖出渣道路的布置應根據(jù)開挖方式、施工進度、運輸強度、渣場位置、車型和地形條件等統(tǒng)一規(guī)劃 B.進入基坑的出渣道路有困難時,最大縱坡可視運輸設備性能、縱坡長度等具體情況酌情加大,但不宜大于l5% C.能滿足工程后期需要,不占壓建筑物部位,不占壓或少占壓深挖部位 D.短、平、直,盡量平面交叉
A.料物物理力學性質(zhì)符合壩體用料要求,質(zhì)地較均一;儲量相對集中,料層厚,總儲量能滿足壩體填筑需用量 B.有一定的備用料區(qū),或保留部分近距離料場作為壩體合龍和搶攔洪高程用;按壩體不同部位合理使用各種不同的料場,減少壩料加工 C.料場剝離層薄,便于開采,獲得率較高;采集工作面開闊,料物運距較短,附近有足夠的廢料堆場 D.不占或少占耕地、林場,特別要注意環(huán)保要求
A.采用鉆爆法施工時,施工支洞間距不宜超過3km B.平硐支洞軸線與主洞軸線交角不宜小于30°,且應在交叉口設置不小于20m的平段 C.平硐支洞縱坡:有軌運輸縱坡不超過2%;無軌運輸縱坡不超過9%,相應限制坡長l50m;局部最大縱坡不宜大于12% D.斜井支洞的傾角不宜大于25°,井身縱斷面不宜變坡與轉(zhuǎn)彎,下水平段長度不宜小于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