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層商住樓,底層局部采用兩跨連續(xù)墻梁結構。局部平面圖及剖面如下圖所示。開間為3.3m,底層層高3.9m,其余兩層為3.0m,墻厚為190mm。托梁下均設有壁柱(每邊凸出墻面200mm×590mm)。墻體采用MU10混凝土砌塊和Mb10混合漿砌筑(f=2.79MPa)。樓蓋及屋蓋采用鋼筋混凝土現(xiàn)澆板,厚120mm。托梁混凝土采用C30(fc=14.3N/mm2),縱向鋼筋為HRB400(fy=360N/mm2),箍筋采用HPB235(f=210N/mm2)。屋面恒荷載標準值為4.8kN/m2,屋面活荷載標準值為0.5kN/m2,樓面恒荷載標準值為3.8kN/m2,活荷載標準值為2.0kN/m2,墻體自重標準值(包括雙面粉刷)為2.61kN/m2,梁支座下設190mm×190mm上下貫通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托梁的截面尺寸bb×hb=250mm×600mm(石灰水粉刷)。各層墻頂均設截面為190mm×190mm的鋼筋混凝土圈梁。
A.19.60;9.24
B.16.30;9.24
C.19.60;6.6
D.16.30;6.6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某三層商住樓,底層局部采用兩跨連續(xù)墻梁結構。局部平面圖及剖面如下圖所示。開間為3.3m,底層層高3.9m,其余兩層為3.0m,墻厚為190mm。托梁下均設有壁柱(每邊凸出墻面200mm×590mm)。墻體采用MU10混凝土砌塊和Mb10混合漿砌筑(f=2.79MPa)。樓蓋及屋蓋采用鋼筋混凝土現(xiàn)澆板,厚120mm。托梁混凝土采用C30(fc=14.3N/mm2),縱向鋼筋為HRB400(fy=360N/mm2),箍筋采用HPB235(f=210N/mm2)。屋面恒荷載標準值為4.8kN/m2,屋面活荷載標準值為0.5kN/m2,樓面恒荷載標準值為3.8kN/m2,活荷載標準值為2.0kN/m2,墻體自重標準值(包括雙面粉刷)為2.61kN/m2,梁支座下設190mm×190mm上下貫通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托梁的截面尺寸bb×hb=250mm×600mm(石灰水粉刷)。各層墻頂均設截面為190mm×190mm的鋼筋混凝土圈梁。
A.4810;3.11
B.4900;3.30
C.5300;3.00
D.5300;3.30
一鋼筋混凝土簡支梁,截面尺寸為200mm×500mm,跨度6m,支承在240mm厚的窗間墻上,如下圖所示。墻長1500mm,采用MU15蒸壓粉煤灰磚、M5混合砂漿砌筑,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為B級。在梁下、窗間墻墻頂部位,設置寬240mm、高180mm、長1500mm的墊梁(實際上是鋼筋混凝土圈梁的一段),其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為C20。梁端的支承壓力設計值N1=100kN,上層傳來的軸向壓力設計值為300kN。說明:已按最新規(guī)范將本題“MU10”改成“MU15”。
A.210
B.270
C.350
D.400
某單跨倉庫,如下圖所示。跨度15m,開間6m,共6個開間,屬剛彈性方案。窗高3.6m,窗間墻寬2.4m,壁柱和墻厚見題圖。檐口標高+6.0m。磚砌體用MU10磚,M5混合砂漿。左柱的柱底承受的N=340kN。承受的彎矩:左風時,M左=26kN·m;右風時,M右=35kN·m。
A.492kN;468kN
B.502kN;438kN
C.549kN;469kN
D.592kN;468kN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5-2003的4.1.7條,規(guī)定了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γ0的取值,γ0與設計使用年限有關。表4.2.1-5規(guī)定了對應于設計使用年限的強度調整系數(shù)。我發(fā)現(xiàn),兩者是互為倒數(shù)的,例如,設計使用年限為25年,γ0取0.95,1/0.95=1.05,恰好為設計使用年限25年時的強度調整系數(shù)。由于設計時要求γ0S≤R,規(guī)范在這個地方是不是重復計算了?
梁端設置預制混凝土墊塊,ab=240mm、bb=500mm、tb=300mm,墊塊下砌體的局部受壓承載力最接近于()kN。
假設灌孔砌體的抗壓強度設計值fg=5.0MPa,全部豎向鋼筋的截面面積為2412mm2,鋼筋抗壓強度設計值為360MPa,墻體內設有水平分布鋼筋,墻體計算高度H0=3600mm。試問,該墻體軸心受壓承載力設計值(kN),與下列何項數(shù)值最為接近?()
《抗規(guī)》的7.2.4條,規(guī)定了底層(底部二層框架一抗震墻房屋還包括第二層)地震剪力設計值增大系數(shù),"根據(jù)側向剛度比在1.2~1.5范圍內選用"這句如何理解?另外,既然規(guī)定剪力設計值全部由該方向抗震墻承擔,為什么在7.2.5條還規(guī)定框架柱承擔的地震剪力確定方法?
《砌體規(guī)范》4.2.6條要求風荷載引起的彎矩按照下式計算:這個彎矩應該是最大彎矩吧?處于什么位置?
如何理解《砌體規(guī)范》的7.4.3條?尤其是,圖7.4.3表達的意思是什么?
如何理解《砌體規(guī)范》5.2節(jié)規(guī)定的"局部受壓"計算?
當梁擱置在砌體墻上時,梁端支承處砌體局部受壓承載力最接近于()kN。
墻體截面抗震承載力驗算時,橫向應選擇哪一個軸線的墻段進行驗算?()
《砌體規(guī)范》4.2.8條規(guī)定了帶壁柱墻的計算截面翼緣寬度b的確定方法,能否給出容易理解的圖示加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