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蘇格拉底曾說:“我認為,想要得到正確的判斷,要根據(jù)知識,而不應根據(jù)多數(shù)?!睂Υ死斫庹_的是()

A.蘇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B.蘇格拉底認為知識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里
C.蘇格拉底反對民主制度
D.蘇格拉底認為知識等同于法律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2.單項選擇題德法是西歐的兩個大國,普法戰(zhàn)爭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種子,又經(jīng)過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廝殺,20世紀中期以后走向合作。兩國最終走向合作說明了()

A.國際形勢是影響其關系走向的關鍵因素
B.區(qū)域集團化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C.意識形態(tài)相同的國家最終會達成諒解
D.大國競爭主要是綜合國力的競爭

最新試題

19世70—80年代,清朝外交官郭嵩燾抨擊西方對中國進行侵略“其勢日逼、其患日深”,同時指出“西洋立國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有商賈、造船、制器,相輔以益其強”,并呼呼“得其道而順用之,亦足為中國之利”。此思想()。

題型:單項選擇題

1799年,英國政府出臺了《反結社法》,以強力干預手段來應對日益發(fā)展的勞資沖突。但迫于各方壓力,1824一1825年間,《反結社法》被廢除。促成這種轉變的原因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禮記·大學》載:“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便眾也,”這主要體現(xiàn)了()。

題型:單項選擇題

某教師在講解鴉片戰(zhàn)爭一課時,展示了《南京條約》的原始條文節(jié)選,提問這些條約內容損害了中國什么權益,最后得出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請問這位教師運用了什么教學方法?()

題型:單項選擇題

自1950年1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果斷地采取了如下措施:先后收回了美、法、英等在中國的兵營;宣布由中國政府管制對外貿易,實行進出口許可證……這些措施體現(xiàn)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哪一外交方針?()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