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千秋興亡—秦統(tǒng)一2235年祭(前221-2015)》:“秦始皇從千秋萬代著眼,比較徹底地消除了舊宗制的影響,精心構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國家制度,開創(chuàng)了延續(xù)至今2235年的中華帝國基業(yè)?!睂Σ牧闲畔⒗斫獠徽_的是()
A.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是“國家制度”的核心
B.肯定了秦國改革對中國多民族國家發(fā)展的貢獻
C.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是“消除舊宗制”的具體內涵
D.“中華帝國”意指國家統(tǒng)一、中央集權的政治局面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2014年6月9日正義網(wǎng):中國古代強調官德在治國理政中的主導作用,留下的官德思想和相關制度豐富而成熟,體現(xiàn)著古人從政的道德價值觀,也體現(xiàn)著各個歷史時期的執(zhí)政者對治國方略的判斷取舍。我國古代較好地體現(xiàn)這一治國方略的選官制度是()
A.世襲制
B.科舉制
C.三省六部制
D.察舉制
2.單項選擇題西周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不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礎,對后世也有深刻影響。這表現(xiàn)在()
A.一夫多妻習俗長期延續(xù)
B.皇位繼承“立嫡不以長”
C.諸子平等的財產(chǎn)繼承權
D.婚姻中的“門當戶對”

最新試題
1799年,英國政府出臺了《反結社法》,以強力干預手段來應對日益發(fā)展的勞資沖突。但迫于各方壓力,1824一1825年間,《反結社法》被廢除。促成這種轉變的原因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北魏均田制規(guī)定:“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奴婢依良。丁牛一頭受田三十畝,限四牛。”唐朝取消了寡妻妾以外的一般婦人,官戶以外的一般奴婢和耕牛的授田。唐代均田制的變化反映了()。
題型:單項選擇題
“糧、油和蔬菜、副食品等的極度缺乏,嚴重危害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這是‘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和‘反右傾’斗爭的嚴重后果,其沉痛的教訓應該認真總結和記取”。為克服這一因難局面,黨和國家()。
題型:單項選擇題
《漢書·藝文志》在評價戰(zhàn)國時期的某一學派時說:“法家者流,蓋出于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兑住吩弧韧跻悦髁P飭法’,此其所長也。及刻者為之,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殘害至親,傷恩薄厚。”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據(jù)統(tǒng)計,在民國建立后的一年左右時間中,全國的報紙由清末的約100種,迅速增加至500種,總銷量達4200萬份。有的政黨還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通訊社。許多報紙以議論時政得失、評說政府官員、監(jiān)督政府工作為己任。這說明當時()。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