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可是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如果將來有一天,我又一次得到去海森堡大學的邀請,我又會怎么樣呢?盡管我想獻身于科學與義務。這句話是依爾林在()說的。

A、《論教育》
B、《我的前半生》
C、《依爾自傳》
D、《致友人的信》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一位年輕的文科教師一般會進那種大學()

A、終點型大學
B、著名上升型大學
C、一般上升型大學
D、入門型大學

2.單項選擇題下面哪一位科學家的故鄉(xiāng)不在柯尼斯堡()

A、瓦格納
B、康德
C、希爾伯特
D、閔可夫斯基

3.單項選擇題告誡年輕學這人“在哥廷根,人們最不容易從工作中抽身出來的”是()

A、容克
B、閔可夫斯基
C、阿洛伊斯·勃蘭德爾
D、奧托·瓦拉赫

4.單項選擇題德帝國時代普魯士官僚主義氣息最少的城市是()

A、柏林
B、慕尼黑
C、哥廷根
D、漢堡

5.單項選擇題數(shù)學物理學科的開創(chuàng)者是()

A、高斯
B、閔可夫斯基
C、歐幾里得
D、笛卡爾

最新試題

1931年蘇聯(lián)通過的《關于小學和中學的決定》成為國民教育的綱領性文件,其直接指向之前的改革弊端,即()

題型:單項選擇題

蘇聯(lián)在20世紀50年代再次開啟重視勞動教育的新一輪教育改革,這次改革的最根本的特點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的出臺,標志著日本教育從此前的“寬松教育”向“扎實學力教育”的轉向,代表了未來日本基礎教育的整體走向。

題型:單項選擇題

西爾伯曼在1970年發(fā)表的《教室里的危機》一書中說:“改革派學者忽視了以往的經(jīng)驗,特別是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教育改革的經(jīng)驗。他們不理解他們所涉及的問題幾乎都曾被他早已闡述過了;也不知道他們想搞的工作,都曾被他早就闡述過和搞過了?!边@里的他指()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20世紀50—60年代日本教育改革特征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指出社會主義教育必須同無產階級的政治相聯(lián)系,整個蘇聯(lián)的教育事業(yè)必須貫徹無產階級精神和注重共產主義道德的培養(yǎng),為無產階級專政服務,最終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教育家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關于杜威的教育目的論,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76年,在聯(lián)邦德國,一名即將畢業(yè)的師范院校學生不可能做到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正式把確立全國性中小學課程標準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要求每州的教改計劃都要包括課程內容標準的建立內容。”這一規(guī)定出自美國的()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關于20世紀蘇聯(lián)教育的鐘擺現(xiàn)象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