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根據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務。
材料一《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內容標準:能正確書寫簡單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并進行簡單的計算。
材料二教科書的知識結構體系
緒言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
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
第三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
第四單元自然界的水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
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
課題2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課題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
第九單元溶液
第十單元酸和堿
第十一單元鹽化肥
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
材料三人教版初中《化學》“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部分教材內容。
化學方程式反映化學反應的客觀事實。因此,書寫化學方程式要遵守兩個原則:一是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絕不能憑空臆想、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二是要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等號兩邊各原子的種類與數目必須相等。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該化學方程式等號兩邊的原子種類和數目都相等,這個化學方程式我們稱配平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學方程式都這么簡單。例如,氫氣與氧氣反應生成水:

在這個式子中.右邊的氧原子數少于左邊的,這時為使式子兩邊每一種元素原子的總數相等,就需要配平.即在式子兩邊的化學式前面配上適當的化學計量數。

在H前配上2,在HO前配上2,式子兩邊的H原子、O原子數目就都相等了,亦即化學方程式配平了。

下面以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應為例,說明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具體步驟。

1.根據實驗事實,在式子的左、右兩邊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并在式子左、右兩邊之間畫一條短線(或標出一個指向生產物的箭頭)。

2.配平化學方程式,并檢查。

3.標明化學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把短線改成等號。

化學反應只有在一定條件下才能發(fā)生,因此,需要在化學方程式中注明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如把點燃、加熱(常用“△”號表示)、催化劑等,寫在等號的上方。
如果生成物中有氣體,在氣體物質的化學式右邊要注“↑”號;溶液中的反應如果生成物中有固體,在固體物質的化學式右邊要注“↓”號。例如:

但是.如果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氣體,氣體生成物就不需注“↑”號。同樣,溶液中的反應物如果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體,固體生成物也不需注“↓”號。例如:

任務:
(1)對本課內容進行學情分析。
(2)試確定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3)試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
(4)請對本課內容進行教學過程設計。
參考答案
【答案

答案: (1)從教材體系上看,《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這個課題是元素符號、化學式等知識的延伸和擴展,并與元素符號、化學式構成了...
題目列表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問答題

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務。
材料一《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內容標準:初步學習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材料二教科書的知識結構體系
緒言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
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
第三單元自然界的水
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
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課題1金剛石、石墨和C60
課題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課題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實驗活動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
第九單元溶液
第十單元酸和堿
第十一單元鹽化肥
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
材料三某版初中《化學》“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所呈現的部分內容
活動與探究
實驗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與實踐
1.實驗室里制取氣體的裝置的確定
實驗室里制取氣體的裝置包括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兩部分。下面列出了確定氣體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時應考慮的因素。

2.二氧化碳和氧氣制取實驗及相關性質比較

根據上述比較,分析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各有什么不同。試設計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并與同學討論、交流,分析各自設計的裝置的優(yōu)缺點。
以下儀器可供設計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時選擇,你也可以另選或自制儀器,還可以利用代用品。

3.通過討論,選擇一套最佳裝置來制取二氧化碳。并討論:怎樣檢驗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4.認真寫出探究活動報告。
要求:
(1)試確定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2)說明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3)簡述本課可采用的教學方法。
(4)請對本課內容進行教學過程設計。

答案: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①了解CO2在自然界的循環(huán);②認識CO2
問答題

閱讀下列三段初中化學教學中有關"燃燒和滅火"的材料。材料1:《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內容標準";"認識燃燒、緩慢氧化和爆炸的條件及防火滅火、防范爆炸的措施。"材料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使用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冊)的目錄(略)。材料3:某教師設計的"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材料。教學過程:引言:同學們,說到燃燒你會立刻聯(lián)想到什么?(答:火)那么火給我們的生活都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請同學們看一段錄像。(放映錄像)師:同學們,看了這一段錄像你有什么樣的感想?請發(fā)表你的看法。(學生發(fā)表看法,注意鼓勵學生)師:既然燃燒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這么大的影響,同學們,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好好探究一下有關燃燒與滅火的問題,以便更好地利用燃燒產生的火為我們人類服務。師:同學們,你們見過很多燃燒的場面,你發(fā)現通常的燃燒一般有什么特點?生:發(fā)光、放熱等。師:燃燒一般是可燃物跟什么物質的反應?生:氧氣。師:對,燃燒是一種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怎么樣才能讓燃燒順利地進行?燃燒到底需要哪些條件呢?我們不妨先從下面的問題入手:1.所有的物質都能燃燒嗎?給出一些物質,選擇可以燃燒的:木條、蠟燭、小煤塊、小石子、紙張、酒精、玻璃、棉布。2.能燃燒的物質在什么條件下都可以燃燒嗎?……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試確定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2)試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3)針對本節(jié)課設計10分鐘測試題。(4)對本節(jié)課進行學習評價設計。

答案: (1)
知識與技能:
①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②了解易燃物和易燃物的安全知識。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