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李密《陳情表》原文及相關(guān)材料。陳情表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たh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卒保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菊n文介紹】該課文選自某教材必修五第二單元第四課,同單元的課文還有《歸去來兮辭并序》《滕王閣序》《逍遙游》?!締卧榻B】這個單元主要學習古代抒情散文。所選課文時代不同,文體不一,所抒發(fā)的感情也各有不同:有回歸田園的樂趣,有懷才不遇的悲情,有人世滄桑的感慨,有不懈追求的壯志,也有友情與親情的抒發(fā)。語言或典雅華麗,氣韻靈動;或沉郁頓挫,令人回腸蕩氣;或娓娓道來,質(zhì)樸自然,所有這些,都是古人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至今讀來仍能感人肺腑。閱讀這些作品,要悉心體會,注意領(lǐng)略其中不同的文體風格和語言韻味。最好能夠熟讀成誦,這樣就能披文人情,把握作品所抒發(fā)的真摯情感?!緦W生情況】高二年級。班額50人?!窘虒W條件】教室配有多媒體設(shè)備,能夠演示PPT,播放視頻、音頻文件,能夠投影實物。
1.根據(jù)上述材料,確定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并說明依據(jù)。(15分)
2.依據(jù)教學目標設(shè)計本篇課文的教學過程,簡要說明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方式。(30分)
3.設(shè)計具體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完成課后練習。(20分)
請結(jié)合下述《古文觀止》對本文的評語,說說為什么會有"悲惻動人"的效果。歷敘情事,俱從天真寫出,無一字虛言駕飾,晉武覽表,嘉其誠款,賜奴婢二人,使郡縣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自爾悲惻動人。

答案: 1.《陳情表》是一篇古代抒情性散文。文言文在高中語文學習中是很重要的模塊,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載體。面...
題目列表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閱讀下面的教學實錄(節(jié)選),完成問題。師:同學們,《棗核》這篇敘事散文不僅以巧妙的構(gòu)思取勝,它令讀者贊不絕口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看似平淡的語言卻飽含海外華人的戀國情濃,那么“我的舊時同窗”濃郁的思鄉(xiāng)之情是怎樣在她的一言一行之中細細呈現(xiàn)出來的?比如第一段中的這句話:“再三托付我為她帶幾顆生棗核”一個“再三托付”寫出了“舊時同窗”索要棗核時鄭重其事的態(tài)度,寫出了她渴望得到棗核的迫切心情,表達了她渴望借助棗核排遣鄉(xiāng)愁的美好愿望。師:請自由朗讀課文,在值得品味的好詞下加小圓點、好句下畫波浪線,然后選擇對你最有觸動的一處進行簡要旁批。(學生放聲自由朗讀,圈點批注,教師巡視點撥)師:現(xiàn)在請大家說說文中對你觸動較大的一句,并說明原因。生:當讀到“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瑪瑙還貴重”時,我感受到在“美籍華人”的眼中、心中,這幾粒棗核的地位很重、很重,也說明故鄉(xiāng)在她心中的地位是任何東西都不能替代的。師:你的選句很經(jīng)典,但能否把用語之妙再說得具體點呢?生:“像比珍珠瑪瑙還貴重”,“珍珠瑪瑙”本來就是貴重之物,說比它們還貴重,可見棗核的地位無可替代。師:不錯,這個句子你賞析得比較到位,在你的選句中還有值得品析的妙詞嗎?生(七嘴八舌):“托”字。師:誰來幫助賞析一下這個“托”字?生(舉手發(fā)言):一個“托”字描繪出“美籍華人”小心翼翼地對待這幾粒生棗核的態(tài)度,視棗核為珍寶,因為在“我”看來不起眼的棗核在她心中卻是故鄉(xiāng)的代表。師:品的細,作者為什么不用“拿”“抓”“捏”“攥”,而單選一個“托”字呢?因為棗核是生命,是承載“美籍華人”愛國愛鄉(xiāng)之情的生命,這生命無價,“托”細節(jié)傳情。請對教師引導學生賞析語言的過程與特點作簡要分析。

答案: 教師在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時,先舉“再三托付”的例子示范,逐步引導學生深入品味語言,做到了以學生為主...
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閱讀《陋室銘》的教學實錄(節(jié)選),完成問題。生:“白丁”是什么意思?師:誰來回答這個問題?生:“白丁”是平民的意思。生:這里指沒有學問的人。師:簡單說一下。在唐朝,穿衣服能體現(xiàn)人們地位的高低,以黃赤最為高貴,紅紫為上等,藍綠次之,黑褐為低下,白色是沒地位的,所以,“白丁”指平民百姓,這里可以理解為沒有學問的人,為什么?生:因為前文中有“談笑有鴻儒”的句子,鴻儒指有學問的人,前后對應,后文的“白丁”應指沒有學問的人。師:這位同學能結(jié)合語言環(huán)境來理解詞語的意思,很好。還有問題嗎?生:“何陋之有”的含義是什么?師:你能說說它的字面意思嗎?生:字面意思是“有什么簡陋的呢?”師:這是一個反問句,它的意思是這個屋子根本就不簡陋。你想問這句話的深層意義,是嗎?這個問題我們在反復誦讀中解決它,如果老師忘了,你可以提醒我。師:“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中的兩個“之”是什么意思?生:代表“的”的意思。生:代表“他”的意思。生:副詞,沒有多大作用。師:從語法角度說,它是助詞,沒有實在意義,我們朗讀時能借它調(diào)整節(jié)奏,從中傳達出文章的意蘊就夠了。師:老師提一個問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馨”,誰能在黑板上寫一下,并注出它的意思。其他同學看課文,加深印象。(生板書,師作評)師:字面上還有問題嗎?(生搖頭)好,下面我們進行第二遍讀,這一遍能不能帶上感情,讀出感受?(生帶感情朗讀)(師板書:二讀,帶感情,談感受)師:請同學們談談你的整體感受,看看作者傳達了什么樣的感情,或者說籠罩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是什么。生:即便房子很簡陋,如果居住的人品德高尚,房子也是美的。生:外界環(huán)境不重要,重要的是超越自我。生:這個房子“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一間多么豪華的房子??!師:你這里的“豪華”是指--生:自由的空間。師:讓我們來小結(jié)一下,大家的意思是說,即使居住在簡陋的屋子里,只要品德高尚、學識高超,就能超越自己,就會受人敬仰,就能得到無比寬廣的世界。請對以上教學實錄中教師的教法進行評析。

答案: 從朗讀人手學習古文,是基本的古文教法。教師通過與學生進行問答,逐步對誦讀提出看法與要求,學生容易接受。大語文教學觀說:教...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