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一名初中學生向語文老師報告說,她新買的一本新華字典不見了,而她曾在這本新華字典的背面寫了個"玉"字。老師問明情況后,讓這名學生先不要張揚,老師幫她找一找。這位老師來到教室說,前兩天老師布置讓每位同學都買一本字典,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自己的字典拿出來讓老師檢查一下。檢查中,老師發(fā)現(xiàn)一名女生的字典后面一頁寫了個"璧"字,而這顯然是在原來"玉"字上面改的。老師當時遲疑了一下,這名女生頓時滿面通紅。但老師并沒有表現(xiàn)出什么,而是繼續(xù)檢查其他學生的字典。后來老師了解到這名女生平時品德很好,但她家境貧寒,母親抱病臥床。因為還要給母親買藥,一本11元的字典對她來說是很難買得起的,而老師當時要求每個同學必須買一本字典。了解了這些情況后,老師當著全班同學宣布說,某某同學的字典找到了,是其他班的同學揀到的。
問題:試分析這則案例中語文老師的做法是否妥當,為什么?

答案: 語文老師的做法是妥當?shù)摹R驗椋海?)對于拿別人字典的女生,老師進行了細致的調(diào)查研究與分析,發(fā)現(xiàn)事出有因(因家境貧寒,母親...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