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82年12月4日
B.1995年3月18日
C.1996年3月18日
D.1995年9月1日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教育法》
B.《義務教育法》
C.《教師法》
D.《憲法》
A.《教育法》
B.《憲法》
C.《義務教育法》
D.《立法法》
A.《義務教育法》
B.《教育法》
C.《教師法》
D.《憲法》
A.五次
B.四次
C.三次
D.兩次
A.當?shù)乜h教育局
B.當?shù)乜h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廳
最新試題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guī)定,依法保證適齡兒童、少年按時入學的責任人是()。
小山今年9歲,但由于身體缺陷,加上家庭經(jīng)濟困難無法完成規(guī)定的義務教育。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對小山的受教育權具有保障責任的是()。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某中學學生李某,在課堂上隨意講話,干擾了課堂秩序。劉老師將其攆出教室,不讓他聽課。下課后,劉老師將李某叫到辦公室,罰他"下蹲起立"200次,導致李某體力不支,倒在地上,頭部磕傷,到醫(yī)院花了300元錢。家長找到校方,要求開除劉老師。問題:(1)請運用教育法律法規(guī)分析劉老師的行為。(2)學校應該開除劉老師嗎?
小晴的家在農村,她正在縣里讀初二。有一天,她爸爸突然對她說:"你以后不要去上學了,縣里消費高,供不起你。再說家里也忙,需要一個人給你媽幫忙。"小晴聽了以后,傷心地哭了。她想讀書,也舍不得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但是她又不能不聽爸爸的話,只好不去讀書了。老師了解到小晴的情況后,找到了小晴的爸爸,勸他讓小晴繼續(xù)上學。小晴爸爸說:"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讀書多了也沒什么用,還不如讓她在家里干點活呢。再說小晴是我的女兒,讓不讓她上學我說了算。"請問:小晴爸爸的說法對嗎?為什么?
學生張某因多次偷盜,學校準備申請送其到工讀學校進行矯治。有權對這一申請進行審批的機構是()。
某縣要修水電站,縣政府下發(fā)文件要求每個公職人員都要參加電站集資。某中學領導按照文件要求,在領工資之前,從每位教職工的工資中分別扣除了文件規(guī)定上交的集資款。對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某山區(qū)鎮(zhèn)中心學校初二學生王某在被班主任老師趕出學校后,在自己的家門口喝農藥自殺了。這名學生被趕出學校的原因是學校沒錢發(fā)教師的工資,鎮(zhèn)里決定讓每個學生把100元錢交到學校,并說這些錢將從家長向村里上繳的土地稅里扣除。因為有些村民未交錢,所以學校就停課,將所有的學生都趕出課堂去向家長要錢,等交齊錢后學校再開課。年僅15歲的王某在被包括班主任在內的4位教師輪番打罵,并最終趕回家,命令他不交錢就不準上學,在其父母當天不在家的情況下,發(fā)生了前述本不該發(fā)生的悲劇。問題:請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分析該案例的合法性。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張某從某師范院校畢業(yè)后,被分配到一所中學教數(shù)學。一年后所教班級數(shù)學成績明顯下降,學生對他意見很大,強烈要求換老師。學校經(jīng)調查發(fā)現(xiàn),張某不認真研究本專業(yè)知識,課前不備課或備課很簡單,課堂教學效果不好。教研組長多次找他談話,組織有關教師聽他的課,但張某不接受對其教學工作的檢查,甚至在成績評定時,有意評低對他有意見學生的成績,個別的甚至有意評為不及格。學校經(jīng)研究認為張某不再適宜擔任該科教學工作,但又沒有合適的科目,決定由他負責學校的治安、收發(fā)工作。張某不服,認為自己是教師,應擔任教學工作,學校的決定侵犯其教育教學權,于是向教育局提出申訴。問題:根據(jù)相關教育法律法規(guī)分析學校的決定是否合法。
下列有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律條文意義闡述正確的是()。
通過調查,有70%的教師不承認學生有隱私權,認為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提高教學效果,可以拆看學生的信件。教師是否可以私拆學生信件?請用相關的法律來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