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因素與疾病的發(fā)生呈劑量反應關系
B.發(fā)病因素在前,疾病發(fā)生在后
C.在所有患者中均可發(fā)現(xiàn)該項因素
D.發(fā)病因素的分布與疾病的分布符合
E.去除因素則該病的患病危險減小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該病的患病率減少
B.該病的患病率增加
C.該病的發(fā)病率減少
D.該病的發(fā)病率增加
E.與患病率和發(fā)病率無關
A.1小時內(nèi)
B.2小時內(nèi)
C.3小時內(nèi)
D.4小時內(nèi)
E.6小時內(nèi)
A.鼠疫
B.血吸蟲病
C.森林腦炎
D.兔熱病
E.蜱傳回歸熱
A.相對危險度的取值范圍為0~∞
B.若RR=1,則說明暴露因素與疾病無關聯(lián)
C.若RR<1,則說明暴露因素與疾病存在負關聯(lián)
D.若RR>1,則說明暴露因素與疾病存在正關聯(lián)
E.RR=0.1時暴露因素與疾病之間的聯(lián)系強度比RR=10時暴露因素與疾病之間的聯(lián)系強度弱
A.終末消毒
B.疫源地消毒
C.隨時消毒
D.預防性消毒
E.化學消毒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1996年1月1日該病的患病率(1/10萬)是()
在收集資料時,應遵循多途徑、多渠道、最大限度的收集相關文獻,當僅選擇某種語言如英語作為文章語種的限定或僅選擇幾個較大的數(shù)據(jù)庫選擇文獻,就有可能產(chǎn)生偏倚,這種偏倚稱為()
報告涂陽患病率和菌陽患病率的目的是()
1996年期間,該病的死亡率(1/10萬)是()
初步被估計為食物中毒引起的暴發(fā),試問判斷的依據(jù)除外()
其歸因危險度百分比為()
該研究所得的AR值為()
選擇病例時選的都是新發(fā)病例,原因是()
涂鐳女工患骨瘤的相對危險度為()
上述研究的歸因危險度百分比(AR%)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