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春秋時期,諸侯王為了壯大本國實力,開始出現(xiàn)調和與民眾之間的關系,主要措施不包括()。

A、政治清明
B、賞罰分明
C、土地制度
D、思想控制嚴密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放在權力格局之上成為古代國家治理的基本定制。

A、文化控制
B、哲學控制
C、思想控制
D、政治控制

2.單項選擇題春秋時期的民族劃分是以下列哪一項為標準的:()

A、語言
B、文化和生活方式
C、地域
D、服飾

3.單項選擇題孔子名孔丘,其生卒年為:()

A、公元前551-479年
B、公元前515-439年
C、公元前550-480年
D、公元前545-479年

4.單項選擇題春秋時期的年代跨度為:()

A、公元前774-474年
B、公元前775-476年
C、公元前770-476年
D、公元前769-467年

最新試題

1040年,宋仁宗曾許諾確廝啰(宋代青唐吐蕃首領),如愿助北宋討夏,“有功,則加以王爵,置榷場,許市易羊馬,以通財貨”。“而宋之南渡,其利尤薄,自和好后,與金國博易,三處榷場,其歲入百余萬緡。”材料反映出“榷場”是兩宋時期()

題型:單項選擇題

小歷圍繞某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梳理了以下內(nèi)容。他研究的主題是魏晉南北朝時期()

題型:單項選擇題

元朝時期,疆域遼闊。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元朝()

題型:單項選擇題

西晉末年,北方漢族人往往選擇在鄉(xiāng)野之間依附宗族中的豪杰聚居,修建被稱為“塢”的小型寨堡,周圍往往既有險阻又有可以耕種和灌溉的土地。這一現(xiàn)象反映出當時北方()

題型:單項選擇題

魏晉時期,從蒙古草原遷居山西的匈奴人,為適應山西自然、社會環(huán)境,逐步由游牧轉入農(nóng)耕生活,并發(fā)展冶鐵、制陶等手工業(yè)。據(jù)此可知,北方游牧民族內(nèi)遷()

題型:單項選擇題

“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睗h武帝接受此建議,采取的措施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64年11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向世界宣布,將編號為1888(1964,NO.1)的小行星命名為“祖沖之星”。祖沖之在數(shù)學上領先世界近千年的成就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表是期末復習時教師PPT的內(nèi)容,據(jù)此判斷學習的主題應該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一組同學追溯三晉歷史,在襄汾縣人民政府網(wǎng)站瀏覽到網(wǎng)頁內(nèi)容:距今約4300~3900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遺存內(nèi)容豐富,主要遺存類型包括:城墻、夯土建筑基址、墓葬及出土約5000件文物。其中大墓墓主使用木棺,棺內(nèi)撒朱砂,隨葬品精美豐富;小墓隨葬品很少,有的甚至一無所有。據(jù)此推斷當時山西()

題型:單項選擇題

魏晉以來,內(nèi)遷的各族人民向漢族人民學習農(nóng)業(yè)技藝。西北民族的樂器、歌舞等也受到漢族人民的喜愛。上述材料反映了這一時期()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