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生物反饋
B.放松療法
C.音樂療法
D.登山旅游
E.牽張訓練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痙攣型
B.運動過弱型
C.運動過強型
D.失調型
E.弛緩型
A.蹣跚步態(tài)
B.劃圈步態(tài)
C.痙攣步態(tài)
D.交叉步態(tài)
E.醉酒步態(tài)
A.70分
B.75分
C.80分
D.85分
E.90分
A.測試時保持環(huán)境安靜,可說話或提示
B.采用儀器評定時,60s 直立困難的病例可進行30秒測試
C.下肢骨折未愈合的患者不宜進行平衡測試
D.受試者不能安全獨立完成要求動作時,要注意予以保護和幫助以免摔倒;必要時給予幫助
E.對于不能站立的患者,可評定其坐位平衡功能
A.矯正體操+佩戴矯形器+側方電刺激
B.矯正體操+側方電刺激
C.側方電刺激
D.手術矯正
E.密切隨訪,無需治療
最新試題
對患者進行平分直線測驗,結果陽性,患者最可能存在的感知認知障礙是()。
直流電療法降低肌張力的電極放置方式為()。
復位早期康復訓練的重點是()。
根據(jù)MET 表選擇適合心血管患者的運動,應使患者職業(yè)活動的峰值強度不超過峰值MET 的()。
對該患者使用矯治器,其目的是()。
關于作業(yè)療法的治療作用,不正確的是()。
患者女,47歲。高血壓病史10余年,1月前因腦梗死入院。右側偏癱,查體見右側上肢肌力1級,右側下肢肌力3級。患者現(xiàn)生命體征平穩(wěn),意識清楚。屈髖肌的運動神經(jīng)平面為()。
低頻脈沖電流經(jīng)感覺神經(jīng)粗纖維傳至脊髓,興奮脊髓后角的膠質細胞,關閉疼痛的閘門。而細纖維的痛覺沖動傳入受阻,因而達到鎮(zhèn)痛作用。此鎮(zhèn)痛理論屬于()。
后交叉韌帶損傷的恢復期為增加膝關節(jié)穩(wěn)定性,需增強肌力訓練的肌群是()。
患者男,63歲。因股骨頭壞死住院治療,準備手術行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術前進行綜合功能評定的最常用指標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