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選用水化熱較低的水泥來配制混凝土。
B.摻加緩凝劑或緩凝型減水劑
C.選用級配良好的骨料,嚴格控制砂石含泥量;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注意振搗,以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較少混凝土的收縮和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
D.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溫度。
E.加強混凝土的保濕、保溫養(yǎng)護,嚴格控制大體積混凝土內外溫差。
F.擴大澆筑面積、散熱面,采用分層分段澆筑。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柱子施工縫宜留在基礎頂面,梁、無梁樓蓋柱帽的下面。
B.和板相連的大斷面梁(梁截面高大于等于1米),施工縫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處。
C.樓梯的施工縫留在樓梯長度中間1/3。
D.墻施工縫可留在門窗洞口過梁跨中1/3范圍內。
A.進場混凝土檢查塌落度、標號是否滿足要求。
B.若混凝土來料較干無法澆筑時,可適當加水調節(jié)。
C.混凝土應分層澆筑、分層搗實,振動棒快拔慢插,插棒間距不超過500mm。
D.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必須有專人觀察模板及其支架、鋼筋、埋設件和預留孔洞的情況。
E.板面混凝土采用平板振動器,無需刻意收面。
F.混凝土禁止出現(xiàn)混澆現(xiàn)象。
A.邊梁、飄板支模架體不得搭在外架上。
B.頂托伸出長度不超過300mm。
C.陽臺、邊梁、室內架體須連成整體。
D.降板、沉箱、吊模不使用鐵絲加固或木條支撐。
E.后澆帶單獨支撐,且不得拆后回頂。
A.在基坑作業(yè)前,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必須經企業(yè)技術負責人審批、簽字、蓋章后方可實施。開挖深度超過3m(含3m),必須經有相應資質單位設計、施工圖審查單位審查且組織專家論證后實施。
B.基坑周邊嚴禁超載堆荷。
C.基坑土方開挖時,根據(jù)業(yè)主要求編制詳細的監(jiān)控方案。
D.基坑土方開挖時,遵循“開槽支撐,先撐后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原則。
A.基坑四周的排水溝及集水井應設置在基礎范圍以外大于等于0.5米。
B.明溝排水的縱坡宜控制在1‰-2‰。
C.集水井應根據(jù)水量、基坑平面形狀及水泵能力,每隔20-40m設置一個。
D.當基坑挖至設計標高后,井底應低于坑底1-2m,并鋪設0.3m慮水層。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混凝土護面塊體的外形較為復雜,塊體的底??筛鶕?jù)制作方式分別采用()。
塊體的安放采用水上施工,可用吊機-方駁或起重船安放塊體。
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施工時,發(fā)生孔壁坍塌,可能的原因是()。
某21m長預應力屋架,后張法施工,兩端均用螺絲端桿錨具(長320mm,露在構件外面120mm),下弦孔道長20.8m,預應力筋用三段鋼筋對焊而成,求預應力筋下料長度(對焊接頭壓縮量取25mm)。
某建筑物外墻為條形毛石基礎,基礎平均截面面積為3.0m2?;由?.0m,底寬為1.5m,地基為亞粘土,其中m=0.5;ks=1.30;k’s=1.05。計算100延米長的基槽施工時土方挖方量。若挖出的土留下回填土后余土全部運走,計算預留的回填土及棄土量。
某建筑公司具有近期混凝土強度的統(tǒng)計資料10組如下:31.4、30.68、30.8、31.57、32.13、33.5、32.02、28.1、34.67、35.43?,F(xiàn)要求配制C30級混凝土,求應配制混凝土的強度為多少?
在軟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需要解決地基承載力和強度不夠的問題,在建筑物結構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排水砂井和袋裝砂井所灌的砂料必須是含泥量小于3%的中粗砂,袋裝砂井所用的的袋子可用聚丙烯或麻的編織布制成。
截樁時應注意主筋在設計高程以上需保留滿足設計的錨固長度,并不少于()。
某基坑深3.5米,坑下口長寬為18×30米,水位位于地面下0.7米,現(xiàn)采用環(huán)形輕型井點降水,井點管距基坑邊水平距離1米,井點管露出地面0.2米,要求水位降低后至少位于坑底以下0.5米,土的滲透系數(shù)為7米/晝夜,不透水層位于地面以下7米,井點管長度可選用6m或7m,濾管長度1.2m,試計算該井點系統(tǒng)的總涌水量,繪制高程布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