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起病后第1周
B.起病后第2~4周
C.起病前1周
D.起病后第5周
E.起病后第6周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呼吸道
B.消化道
C.蟲媒
D.動物源性
E.性接觸
患者高熱1周。檢查:體溫40℃,脈搏90次/分,血白細胞4.0×109/L,嗜酸性粒細胞消失。應首先考慮的是()
A.傷寒
B.中毒性痢疾
C.中毒性肺炎
D.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E.急性病毒性肝炎
A.糞培養(yǎng)
B.骨髓培養(yǎng)
C.血培養(yǎng)
D.肥達反應
E.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
某男,32歲。近10天體溫持續(xù)在39~40℃之間,伴有腹脹、腹瀉,自服氟哌酸,癥狀未見明顯緩解。查體:肝臟于右側(cè)肋下2cm可觸及,未觸及脾臟。血常規(guī):WBC3.4×109/L,N0.53,為確定診斷下列哪項檢查最有意義()
A.尿細菌培養(yǎng)
B.糞便細菌培養(yǎng)
C.血細菌培養(yǎng)
D.骨髓培養(yǎng)
E.肥達反應
某男,28歲。持續(xù)高熱15天,伴有腹脹、腹瀉3~5次/日,午飯后4小時突然出現(xiàn)右下腹部疼痛,查體肝濁音界消失,血常規(guī):WBC2.6×109/L,N0.80,本例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胃穿孔
B.急性細菌性痢疾
C.急性闌尾炎穿孔
D.傷寒并發(fā)腸穿孔
E.霍亂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下列哪項處理是錯誤的()
糞培養(yǎng):志賀菌生長,對喹諾酮類抗生素耐藥,頭孢曲松鈉中度敏感。該患者病情遷延,病程超過2個月,其腸道病理改變的特點是()
為明確顱內(nèi)病變性質(zhì),應進行的檢查項目不包括()
應盡快進行的處理措施包括()(提示查到外周血紅細胞有環(huán)狀體;在治療過程中突然寒戰(zhàn),尿呈醬油色,腰痛,尿量減少。)
為明確診斷,應進行的檢查包括()
最適合的治療藥物為()
該患者的次選診斷是()
治療無效的原因最可能是()
為明確診斷,應進行的檢查是()
首先考慮的診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