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療程不夠
B.可能存在編碼細菌DNA旋轉酶的A或B亞單位基因發(fā)生突變
C.由耐藥性質粒(R因子)所引起,使痢疾桿菌產(chǎn)生或加強破壞抗生素的酶系
D.慶大霉素修飾酶與AA(16)I共同作用導致耐藥
E.合并敗血癥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直腸和乙狀結腸彌漫性纖維蛋白滲出性炎癥
B.直腸和乙狀結腸黏膜水腫和腸壁增厚,腸黏膜潰瘍不斷形成和修復,導致瘢痕和息肉形成
C.盲腸和升結腸有散在深潰瘍,周圍有紅暈,腸黏膜大多正常
D.直腸和乙狀結腸病變輕微,僅可見充血水腫
E.病變位于結腸黏膜層,有淺潰瘍、隱窩膿腫、杯狀細胞減少
A.痢疾桿菌毒素對結腸黏膜的直接損害
B.有侵襲力的菌株進入黏膜固有層,繁殖、釋放毒素引起炎癥潰瘍
C.痢疾桿菌在腸腔內(nèi)大量繁殖引起腸潰瘍病變
D.結腸急性彌漫性、纖維蛋白滲出性炎癥及潰瘍
E.特異性體質對細菌毒素產(chǎn)生強烈變態(tài)反應
A.腹痛腹瀉
B.高熱
C.米泔水樣便
D.膿血便
E.里急后重
A.休克型
B.腦型
C.混合型
D.脫水型
E.高熱型
A.急性痢疾患者
B.慢性痢疾患者
C.非典型患者
D.帶菌者
E.中毒型細菌性痢疾患者
最新試題
中毒型細菌性痢疾臨床可分為哪幾型()
細菌性痢疾患者和帶菌者均是傳染源但在流行病學上意義尤為重要的是()
患者,男性,21歲,腹瀉2天,黏液便,每日十余次,伴腹痛及里急后重感。查體:體溫38.5℃,血壓110/75mmHg。糞便常規(guī):外觀為黃色黏液便,鏡檢RBC2~4/HP,WBC16~22/HP。其診斷是()
細菌性痢疾的主要預防措施是()
經(jīng)喹諾酮類抗生素治療2d,癥狀無好轉,更換為頭孢曲松鈉治療后癥狀逐漸好轉。該患者應用喹諾酮類抗生素治療無效的原因可能是()
細菌性痢疾的臨床表現(xiàn)有()
患兒,4歲,因突起高熱8小時、驚厥2小時就診。體溫40℃,呼吸32次/分,面色蒼白,四肢發(fā)涼,皮膚有"花紋"。下列哪項檢查最有助于迅速診斷()
細菌性痢疾治療的首選藥物是()
下列中毒性細菌性痢疾的臨床表現(xiàn),錯誤的是()
早期診斷中毒性痢疾常需采取的檢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