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對開放、暴露的傷口,要盡可能先用無菌敷料覆蓋傷口,再進行包扎 B.先固定繃帶,后自下而上,從內向外,上下端各超過敷料3cm。 C.包扎松緊要適宜。過松容易滑脫,過緊則壓迫神經和血管,影響肢體功能。 D.如果是四肢包扎,要露出手指或足趾的末端,以便觀察肢端血液循環(huán)情況。 E.患肢包扎須在功能位
A.動作要輕巧,松緊要適宜、牢靠 B.既要保證敷料固定和壓迫止血,又不影響血流 C.敷料應超出敷料邊緣5~10cm D.外漏污染的骨折斷斷或腹內臟器應還那后再包扎 E.若腹腔組織脫出,應先用干凈器皿保護傷口后在包扎
A.用于肌肉、骨骼端滲血 B.先用紗布無菌覆蓋傷口,在用紗布或繃帶填充其中,最后加壓包扎 C.此法止血不夠徹底,可能增加感染機會 D.在取出填塞物時,可能由于凝血塊隨填塞物同時被取出,又出現大出血 E.此方法不適用于現場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