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詩經(jīng)》是我國古代最早的詩歌總集?,F(xiàn)實(shí)主義詩歌源頭。記錄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500年的社會(huì)生活,原本只稱《詩》,共300篇,所以又稱“詩三百”。相傳《詩經(jīng)》為孔子所編定而成。
B.《詩經(jīng)》的內(nèi)容可分為“風(fēng)”“雅”“頌”三大類:“風(fēng)”——“國風(fēng)”,民間歌謠。共15國風(fēng),160篇?!把拧薄按笱拧薄靶⊙拧?,宮廷樂歌。共105篇。“頌”——“周頌”“魯頌”“商頌”,宗廟祭祀的樂歌。共40篇。
C.《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主要為“賦”“比”“興”:“賦”——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直陳其事,鋪陳,排比?!氨取薄日撸员宋锉却宋镆?。打比方,作比喻。“興”——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托物起興,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聯(lián)想,引出詩人所要表達(dá)的事物、思想、感情。以上六項(xiàng)被稱之為“《詩經(jīng)》六藝(六義)。
D.《詩經(jīng)》章法特點(diǎn):重章疊句,反復(fù)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