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對患者有什么說什么,實情相知
B.只通知家屬,并配合家屬一起鼓勵和關懷患者
C.向患者、家屬同時宣布病情并安慰病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D.將診斷書交給患者,隱瞞部分實情
E.對患者和家屬均采取保密,待病情危重時再告訴家屬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政策研究功能
B.咨詢服務功能
C.教育培訓功能
D.審查監(jiān)督功能
E.代理功能
A.20世紀20年代
B.20世紀60年代
C.20世紀80年代
D.20世紀90年代
E.21世紀初
A.有利于社會公益
B.有利于醫(yī)院隔離的執(zhí)行
C.有利于患者的利益
D.有利于傳染病管理條例的執(zhí)行
E.有利于患者的行動自由的權益
A.服務意識
B.管理意識
C.保護患者隱私意識
D.有利于患者的意識
E.熱愛醫(yī)學事業(yè)的意識
A.赤誠濟世
B.勇于創(chuàng)新
C.淡泊名利
D.舍己救人
E.不怕艱苦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下列有關倫理義務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病人家屬稱本案是"拿病人作試驗"并告上法庭,理由如下,但其真實的思想是()
在社會和醫(yī)學實踐中爭議最大的是()。
第六屆世界精神病學大會通過的對待精神病人倫理原則的醫(yī)德文獻是()。
醫(yī)學模式轉變在醫(yī)學倫理學方面的重要性是指()
若不將事故實情告知患者及家屬,對這種做法最正確的評價是()
患者在大小便失禁的情況下,醫(yī)務人員應遵循下述哪項道德要求()
在該事例中,涉及了病人權利的哪一項()。
對該醫(yī)生的行為進行倫理評價時,應該主要考慮的是其是否做到了()。
何年通過的“夏威夷宣言”明確規(guī)定了對待精神病人的倫理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