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又稱單因素設計
B.受試對象按隨機化方法分配到各個處理組中
C.各個處理組樣本例數(shù)必須相等
D.本法簡便易行
E.只研究一個處理因素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樣本均數(shù)與總體均數(shù)比較的公式
B.兩樣本均數(shù)比較的公式
C.兩樣本率比較的公式
D.配對分類資料公式
E.以上都不對
兩樣本均數(shù)比較時,樣本含量公式為()
A.A
B.B
C.C
D.D
E.E
樣本均數(shù)與總體均數(shù)比較或配對比較的樣本含量計算公式為()
A.A
B.B
C.C
D.D
E.E
A.樣本例數(shù)需借助查表或公式而得
B.指標不同,選擇樣本含量公式也不同
C.影響樣本含量的因素有4個
D.影響樣本含量的因素有3個
E.兩個總體參數(shù)間的參數(shù)、總體標準差和檢驗水準,檢驗效能為影響樣本含量的因素
A.應選擇客觀性強的指標
B.指標的靈敏度要高
C.準確度是觀察值與真值的接近程度
D.實驗效應的觀察應避免帶有偏性
E.準確度受隨機誤差的影響
最新試題
下列關于率的標準誤的敘述,錯誤的是()
Wilcoxon兩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編秩時,若遇到兩組中有相同數(shù)值,應()
宜用均數(shù)和標準差進行統(tǒng)計描述的資料是()
下列關于統(tǒng)計表制作的敘述,正確的是()
下列關于統(tǒng)計圖的制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下列關于樣本含量估計的敘述,正確的是()
在計算標準化率時,標準人口應選擇()
若以成年男性血紅蛋白低于120g/L為貧血的判斷標準,調查某地成年男性1000人,記錄每人是否患有貧血,結果有19名貧血患者,981名非貧血患者,則該資料的類型為()
計算2007年某地的嬰兒死亡率,分母應為2007年()
下列關于方差和標準差的敘述,不正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