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單純隨機抽樣
B.機械抽樣
C.分層抽樣
D.整群抽樣
E.分層整群抽樣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實驗因素又稱處理因素
B.實驗因素在實驗過程中可隨時修改
C.非實驗因素是指除了實驗因素外,凡對受試對象具有影響,可使其發(fā)生效應的所有因素
D.非實驗因素經常與實驗因素混雜在一起,故又稱為混雜因素
E.消除混雜因素的干擾,顯示實驗因素的作用
A.根據實際情況能選多少是多少
B.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越多越好
C.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越多越好
D.調查整個總體最好
E.保證研究結論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前提下確定的最小例數
A.簡單隨機設計
B.完全隨機設計
C.配對設計
D.配伍組設計
E.區(qū)間設計
A.對照原則、隨機原則、重復原則、均衡原則
B.抽樣原則、隨機原則、重復原則、均衡原則
C.對照原則、隨機原則、抽樣原則、均衡原則
D.分組原則、隨機原則、重復原則、均衡原則
E.對照原則、隨機原則、分組原則、均衡原則
A.實驗因素、實驗對象、實驗效應
B.實驗因素、實驗對象、實驗指標
C.實驗因素、實驗對象、實驗動物
D.實驗因素、實驗指標、實驗效應
E.實驗指標、實驗因素、實驗藥物

最新試題
欲描述該資料的變異程度,宜選用()
若回歸方程y=3.500+0.474r有統(tǒng)計學意義,則()
正常成人血鉛值呈正偏態(tài)分布,但經對數變換后近似服從正態(tài)分布,描述其集中位置宜用()
某研究者欲比較甲、乙兩種抗生素治療急性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將3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用甲、乙兩藥治療。一個療程后觀察治療效果,結果見下表。欲比較兩療法的有效率是否有差別,可采用()
由某地連續(xù)20年人口數計算定基比、環(huán)比是()
評價某市某6歲男童的身高是否正常,宜采用()
某研究欲比較A、B兩種抗生素治療單純性尿路感染的療效,將84例患者隨機等分成兩組,一組采用A藥治療,一組采用B藥治療,7天后觀察療效,資料如表所示,宜采用()
某年某地出生男嬰數除以出生女嬰數是()
某年某地年齡在20~30歲人口數占總人口數的比例是()
欲通過血清雌二醇(pg/ml)預測腰椎骨密度BMD含量(g/cm2),擬進行回歸分析,宜先繪制()